正文 第1章 序永嘉南渡(1 / 1)

永嘉五年,匈奴人南下,殲滅十萬晉軍後,攻陷西晉京都洛陽。俘獲傀儡皇帝,殺太尉王衍在內的王公士民三萬餘人。這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漢族建立的政權被外族推翻,統治集團幾乎全滅的悲劇。

洛陽傾覆之際,僅存的皇族逃到了長安。然,長安亦屬北方同樣不穩,江南則不同。琅琊王司馬睿已鎮建鄴七載,在琅琊王氏、琅琊王府齊心合力之下,江左政權已穩。是以,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士族、大地主攜眷南逃,隨行的還有他們的宗族、部曲、賓客,同鄉同裏的人也往往隨著大戶南逃。士族南下,帶去了中原(單指京都洛陽一代)文化、帶去了巨大的財富、帶去了先進的農業技術。

這一曆史事件,史稱永嘉南渡,是曆史上第一次衣冠南渡。

江左政權的穩固,離不開琅琊府眾人努力,更離不開江東士族的支持。北方士族來到江左後,司馬睿立即給予極大的信任。而功不可沒的江東二豪,司馬睿琢磨起打發的法子,他讓兩家自選獎勵。

兩家商議過後,沈氏家主沈充點名要財,所以,沈家成了吳興首富;周家周玘要名,朝廷就以表彰周玘為由,將他的故鄉陽羨周邊四縣拔出,以陽羨為郡府,成立了新郡——義興郡。自此,司馬睿認為雙方貨銀兩訖,開始倚仗王氏兄弟、北方士族的江東政權。

永嘉七年四月,匈奴人手中的傀儡皇帝身亡,皇太子司馬鄴在長安登基,改元建興。江左政權中心建鄴,為避新帝名諱,改名建康。司馬睿領著晉王朝九成文武百官,向東方朝拜。再卑微的身姿,都掩飾不住他將稱帝的勢頭。

長安朝政,名存實亡。

同身在長安的新帝相比,司馬睿很強。然,江東地麵上廣為流傳的則是:“江東士豪,莫過周沈。”周玘橫行建康時,偶然和琅琊府之人起了衝突。鬧到司馬睿跟前,司馬睿理所當然幫自己人。憤怒的周玘略一思索,立即得出“若無北士,江左士族必然興起”的結論後,立即聯合江東士族,意圖誅殺北方士族。然,天不遂人願,周玘因事泄憂憤而死。

周玘死,司馬睿的心安了一半。不,一半都不到,因為周家勢力仍在,周家兒郎繁眾。周玘的爵位無所謂,軍權,他必須考慮清楚,找一個合適的人繼承。司馬睿立即召集琅琊王府幕僚,商量數日,終將一直調令下到陽羨。

周玘長子襲爵,軍權,給了那個一事無成的周家三郎,周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