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為人父母(1 / 1)

一知

好友畫雲,邀為作序。在多年與畫雲廣泛而深入的交流中,受益於她在親子關係上的認真思考、悉心研究和真誠實踐。此序,是為半解。

當孩子出生時,很多父母都沒想到將來某一天,孩子會突然問出“我是從哪裏來的?你為什麼要生我”這類童稚而哲性的問題。除了雲鶴、仙人之類哄孩子的理由,絕大多數父母的心裏回蕩著一個共同的答案:愛。

愛,是在小學就會學到的一個字,但這卻是一個最容易被誤解誤用的概念。多少親與子之間的傷痛傷害都發生在“愛”的名義下。

當今社會,很多職業都要求從業者首先獲得訓練證書或高等教育,再進入相關行業工作,唯獨“做父母”這一行,不經任何培訓,無需任何證書,人們就被孩子出生時的哭聲催促著走馬上任,立當其責。事實上,為人父母,絕非易事,比許多職業學問更為深奧複雜。

無論從肉體意義上,還是從精神意義上看,孩子都是人類生命延續的重要方式。天下父母為了孩子,心甘情願地傾注著汗水和心血。稍事思索,就不難發現,意願、行動、結果是相關相續的三個層次。絕大多數父母都懷著同樣的愛孩子的意願,然而,愛的能力與行為各異,導致了結果的不同。

怎樣提高愛的能力從而實現愛的意願?何為良好有效的教育方式?如何才能培育出優秀的孩子?這並沒有固定的模式及定規,因為每個孩子秉性相異,天生之材未來的社會功能亦有不同。論及所謂環境因素,中西教育各見所長。畫雲博士既是母親,又是教師,在兩種體係中生活多年,對兩種體係中的思維方式、行動標準都有著深刻的見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在教學和育子的過程中,她認真麵對遇到的每一個事件,將滿懷的關愛和熱情化成思想和智慧。一路走來,思想開花成林,智慧灌漿結果。這本書是畫雲博士呈獻給父母們的珍貴禮物。

在這本書中,畫雲采取講故事的方式,避開空洞理論,不為枯燥學說所縛,並以“我際關係”為基點,清晰地解釋了親子關係中意願、行動和結果的相承相續,為父母們在提高愛的能力,改善教育方式上提供了一條可參考的思路。

首先,畫雲以自己和女兒、兒子、學生之間的故事為例,具體又生動地展示了親子之間、師生之間的溝通技巧。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平實易懂,不乏幽默風趣。

其次,書中還探討了如何培養孩子們的至關重要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智慧。關於能力的培養,畫雲就獨立性、說服力、寬容力、感恩力、傾聽力、領導力、抗挫力、溝通力等多個方麵進行了細致的分層講解。

另外,畫雲講述了與孩子一起成長、共同提高的故事,這種相互尊重的教育理念,有如教學相長,父母是孩子的生活導師,同時孩子也帶給父母們重溫純真的機會和再次成長的力量。

有人將寫作過程概括為“我感受、我理解、我表達”。當我閱讀此書時,感受到了一種升華的力量,所以我把畫雲的寫作總結為“我感受、我理解,我升華、我表達”。字字行行、點點滴滴,飽含著畫雲博士的汗水和心血。希望現代中國的父母們能從中獲取啟發和靈感,然後,再去仔細地端詳自己的孩子,量體而裁衣,得出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當今世界充滿誘惑與躁動,我們需要一種平靜平和的精神力量。親子關係關乎人一生的心理結構和情感狀態。願父愛如山,母愛似水;願孩子們學業有成,精神發達;願父母們辛勤的付出帶給孩子們美好的結果:書籍一架,明月一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