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既來之則安之,現在我趙崇誌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並占用了章邯的身體和地位,就成了官一代了,雖然這個官一代已經搖搖欲墜了,但是好歹自己前世的目標也算實現了。前世一直感覺如果自己有了資金力量,自己一定可以成功,可以有事業有女人有正規房子住,現在自己可是有了幾十萬大軍的兵權,已經擁有了絕對豐厚的家底了,光等著自己運籌帷幄,等成功了。當然了自己既然用了章邯的身體和身體的記憶,就必須承擔這個章邯的責任,不就是巨鹿之戰嗎,不就是九次打勝王離嗎,現在老子我提前知道了這個事,你項羽就不能打勝我。卻說這趙崇誌真有當演員的資質,馬上就能進入角色,學著電視上麵的樣子,走出大帳,向剛才那個董翳將軍吩咐道“繼續打探項羽所部動向。”董翳應諾而去。
楚軍大營,項羽正指著羊皮地圖對範增說道:“亞父,你看,王離匹夫輕視天下英雄,我數十萬義軍環視之下,仍然兵分九路圍困巨鹿城,倘若我軍渡河猛擊秦軍,逐個擊破王離匹夫的九鎮,則王離必死,章邯也必然心驚膽戰。”範增急忙道:“籍兒,秦軍重我兵寡,若如此渡河恐為秦軍所敗,不若聯絡各路諸侯共同進擊。”“亞父,我與那王離小兒、章邯匹夫皆有不共戴天之仇,祖父與叔父之仇必親手報之,豈可借助那些無膽匹夫,此戰我必擊殺二賊。更何況各路諸侯畏縮不前,膽小之人如何共事,我軍戰秦若勝則諸侯可參戰,否則這些人怎敢進擊。雖然秦軍兵重,數倍於我軍,然我大楚男兒英雄蓋世,絕不是暴秦靠人數就可以嚇住的。”項羽很是不屑於各路諸侯的膽小怕事,沒有男子漢氣概,但是也可以看出來項羽並不是有勇無謀的人,他能明白各路諸侯在什麼情況下才會參戰,但是他卻無法扭轉秦楚兵力上的巨大差異。範增也明白各路諸侯肯定不敢攻打秦軍,然而秦軍精銳並且人數眾多,楚軍處於弱勢,楚人雖然勇悍,但那是個人的勇氣,和軍人的精銳是兩碼事,楚軍單獨麵對暴秦主力實在是毫無優勢可言。但是項羽既然決定了,他就會盡最大努力幫助項羽,幫助楚軍取得這場戰鬥的勝利。範增這時也把自己早就謀劃好的事情說了出來,“籍兒,秦廷內部紛爭派係林立,朝堂當中主要是趙高為首的宦官一黨和丞相李斯帶領的元老功臣,李斯一黨一力維持暴秦江山,趙高一黨隻顧爭權奪利。同樣秦軍也分兩大派係,以王離為首的的功勳爵祿後輩,章邯帶領數十萬囚徒殘以殺數起義軍的功勞,得以統率王離所部,全權負責這次與義軍的決戰,王離及其統率的邊軍定然不服,兩係之間矛盾定然深刻。所以王離帶十萬邊軍圍攻巨鹿,而章邯坐擁優勢兵力卻在荊源,隻為王離提供糧草沒有助戰。我軍可以利用這兩派係之間的矛盾,選一先鋒首將攻打章邯王離之間的甬道,切斷兩部之間的聯係,斷了王離的糧草與援軍。然後在章邯察覺王離有覆滅危險之前,已雷霆之勢擊潰王離九鎮,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創造局部優勢,搶在章邯援救之前擊潰王離,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隻有一次,並且時間有限。隻是切斷甬道的這一將比較難以選擇,即可以擊敗秦軍勇將蘇角又要能擋得住章邯和王離敗軍的夾擊,我軍之中隻有英布可以擔當這個先鋒將。至於我軍如何才能以雷霆之勢迅速擊潰王離,我還沒有想好。”“就依亞父,任英布為先鋒將軍,攻打蘇角。我要以必死之決心,激發大楚男兒的英雄氣概,一舉滅殺王離,以慰祖父在天之靈。”猛然拔出寶劍,一間刺中王離軍大營。範增也為相遇的氣概打動,沉默了六十多年的那顆心砰砰跳動著,仿佛已經看到了項羽打敗了王離。項羽隻是就戰術問題看的很明白,但是這遠一些的戰略和軍事影響,範增可是門清得很,一旦項羽打敗王離,各路諸侯必然俯首稱臣,然後就一路向西滅了暴秦,使得山東六國複立,大楚稱霸。作為項羽謀主的自己名垂青史,萬代不朽。
小說>首發,歡迎讀者登錄閱讀秦戰天下最新章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