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啊,搞什麼搞?!
不就是到五台山玩玩,在顯通寺的地下佛堂眯了一覺,轉身出來竟然換了一個天地……
楊翊,二十歲,京城Q大中文係大二女生,詩詞歌賦樣樣……哦,都不大會自創。不過到是背了不少,唐詩宋詞自不多說,便是詩經漢賦也不在話下,於是常常以高才自詡。
這次與同室女友結伴到五台山遊玩。先是在大巴車上遇到個穿黃衫的怪人。那人一上車便似老僧入定一般,任車上眾旅客一路嘰嘰喳喳,他都不曾抬眼半分。
到了五台山眾旅客紛紛下車,隻有他依舊假寐。於是楊翊經過他麵前時,好心地提醒他五台山到了。不想那人睜開眼睛,雙目熠熠,看到楊翊竟一瞬不瞬地盯著她看,隻盯得楊翊渾身冒刺。
楊翊不去理會,自行下車,那人卻又跟了下來,三步二步上前擋住她的去路。
楊翊這才發現那人身著的黃衫原來是僧袍,那人竟然是個和尚。
難不成想化緣?見那“和尚”隻管盯著自己看,卻一言不發,楊翊暗自腹誹:悲摧的,還沒拜佛,到是先碰上和尚。隻不過這和尚不是光頭,而是一頭短發與常人無異,不知是真和尚還是假和尚。
也吧,管他是真是假,反正是來五台山禮佛,給幾個錢打發了便是。
楊翊被他盯得發毛,趕忙從口袋裏陶出十塊錢遞給他。那短發和尚愣了一下伸手接過,卻依舊盯著楊翊不動,連聲道謝都沒有。
直到楊翊認定他是啞巴,決定繞過他走開,那和尚卻突然說道:“施主慧根深種,即到五台山,何不到大佛寺一觀。”
大佛寺?楊翊有點兒莫名其妙,心道這裏也有大佛寺?大佛寺通常不是指河北正定的隆興寺嗎?難道這兒也有叫做大佛寺的?待要問個清楚,那和尚卻已大步走開,不多時消失在人群中。
“真是個怪人!”楊翊搖頭詫異。
與楊翊同行的夥伴一行六人,當晚住在一個叫做“清風客棧”的地方。雖然叫做“客棧”,實則是個類似於四合院的民宅。是楊翊等人在網上搜索到的一個類似於“農家樂”的民宅“酒店”。因為“客棧”這個名字看上去古味十足很是特別,而且便宜,便訂在了這裏。
客棧不大,除了舊點到也幹淨。房間的陳設竟然全都是真正的木製雕花,與現代那些“畫梁繪棟”完全不同,雖有些磨損卻也十分精致。這種古色古香立刻讓楊翊一行喜歡起來。
客棧的主人是個很健談的女人,一問百答。但她說的是地道的山西話,別人都聽不大懂,幸好楊翊的祖父老家便在山西,便做了眾人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