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解決的是產品線問題。為此,華帝建立了適合電商銷售的產品線,線上采用網絡專供機型。隻要做到“戰略產品兩個平台,線上、線下共有;主銷產品往線下賣,線上隻賣網絡專供機”,與經銷商的摩擦就會減少許多。
不僅僅是華帝。後來者方太靜觀其變後,也發現推網絡專供機型可以成為化解衝突的一劑良藥,從開始賣過時機型改為賣專供機型。但盡管如此,渠道問題還是沒有完全解決。一直影響廚電產品線上銷售的服務體驗如何跟得上,成為擺在華帝麵前的又一道難關。
華帝希望線上銷售產生的售後服務由線下經銷商來承擔。但是,經銷商憑什麼願意配合呢?“我們決定把整個電子商務的利益全部打通,與經銷商形成利益共同體。”李永強果斷地說。2011年7月,華帝開始搭建一個新的利益平台,建立全國統一的服務體係,通過“線上、線下共推華帝品牌”的協同主張,來打通橫亙於線上、線下的渠道屏障。
為了讓經銷商痛快地為線上做安裝服務,華帝特別設立“經銷商安裝費”和“新渠道紅利”,讓經銷商不管是不是自己賣的,都要去參與售後服務。但是,“如果你不參與新渠道的安裝服務,線下的很多服務也不讓你做了。”李永強說。
華帝給予線下經銷商更高的安裝費用,以此盡可能提高其利潤。如果線下訂單給經銷商的安裝費用是25元/次,那麼來自線上的安裝費用就提高至60元/次。很快,線下經銷商因為這個激勵政策而積極性大增。
而別出心裁的“新興渠道紅利”,則是對一些優質經銷商的返點獎勵。但如果與之相反,出現安裝不及時或不符合標準,造成用戶體驗較差的現象,華帝也用嚴格的處罰製度來約束經銷商。
“現在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讓李永強慶幸的是,華帝並沒有專門為線上自建售後體係,而基本上沿用原有的售後體係,便解決了安裝和售後服務的問題。即便是經銷商安裝費和新渠道紅利增加了線下服務成本,但對於華帝不失為一種聰明的決策。
線上、線下打通以後,用戶可以線上購買,再到線下享受服務。實際上,華帝也正實踐著這個時下最火爆的O2O模式,以此來改善影響電商未來發展的用戶體驗。
供應鏈升級
電子商務的魅力就在於,產品以更低的成本、更低的價格、更快的速度來滿足用戶的需求。這靠什麼才能做到?
事實是,快速反應的背後,沒有高效的供應鏈體係是做不到的。
線下、線上渠道的此消彼長,對傳統企業的影響也隻是顯性因素,而電子商務猶如一股強力的衝擊波,輻射更深遠的則是企業內部的供應鏈體係。
“電子商務來了之後,我們直接麵對的是消費者,而不是供應商。”電商對華帝的考驗更進一步,也正如李永強所強調的:“我們的訂貨周期不能像原來一樣了,一個月訂一次;現在我們要一個月訂兩次了。”
這,不僅是影響華帝電子商務發展的問題,更大的推動則是公司整個供應鏈的升級。
因此,供應鏈的調整對華帝已成為必須。電子商務的高效性,對於廚電企業而言,產品的生產周期亦必須用速度來丈量。現在,華帝線上產品從下訂單到出貨最快僅為15天,而在原來的供應鏈體係下至少需要30天,整個供應鏈的效率提高了一倍。
與此一並升級的產品反饋速度也頗為驚人。以往貨品出廠以後,得到顧客的信息反饋需要半年,而現在僅為一個月左右,諸如產品設計不合理、產品質量瑕疵等信息,會被快速反饋回公司。而如果是新品出倉,一個月內就會得知產品是不是熱銷。
產品提供及不及時,服務能不能令用戶滿意,顧客買得舒不舒服,這些考驗的正是供應鏈的效率。“通過效率能給消費者帶來很多以前體驗不到的東西。”李永強頗為感慨。
電子商務在李永強看來,隻不過是一個讓消費者購買更加方便的通路而已,而其本質別無兩樣——就是給消費者提供產品和服務。如果你的產品和服務足夠打動消費者,不管是在線上還是線下,任何一個通路都能把它賣好。
“相信再過幾年,就不存在傳統企業與電子商務之分了,同樣都是為了做供應鏈,同樣都是為了做好產品。”李永強堅信,隻要把供應鏈問題解決好,就一定能夠非常快速地滿足消費者的各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