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農村學子找工作:體味別樣的“酸甜苦辣”(1 / 2)

農村學子找工作:體味別樣的“酸甜苦辣”

民生百態

作者:張貴付  張媛

近年來,農村學子就業難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又到一年畢業季,求職場上的喧囂也已經拉開序幕。日前,筆者在走訪一些農村學子時發現,麵對就業新形勢,這個特殊的群體在市場大潮中品味酸甜苦辣,經曆著成長的陣痛。

女研究生月薪不如技工

今年春節是小李讀大學的最後一個假期。正月初二,她陪父母來到外婆家拜年。

看到比自己小兩歲的表弟開著一輛嶄新的小車過來拜年,外婆高興得合不攏嘴,連忙說表弟很懂事、會賺錢、有出息。

小李說,隻有初中文化的表弟已有6年的駕駛經曆,現在是一名月薪超過4000元的挖土車司機。

想起自己剛考上大學和研究生那會兒,家裏人曾以自己為榮,小李確實高興了一陣子。

可如今就業時,小李才發現自己這個女研究生的尷尬境地。找工作並沒有父母想象的那麼美好,一些高校招聘輔導員不招女生已經成了“潛規則”,好不容易找到一份月薪3000元的工作,接著就聲明需要從一線做起……

再看表弟當年連高中都沒考上,被家人逼著學開挖土車,沒過幾年就買上了小車。現在又準備在城區買房子。表弟說現在的“榜樣”是自己的師傅,他去年花了50多萬元買了一輛挖土車,差不多掙了10萬!

連日來,小李跑了不少招聘會,發現許多企業缺的是一線操作工和技術人員,至於管理、行政等文職已接近飽和。眼下,一線操作工月薪是2500元左右,而一家公司的招工啟事上寫著“熟練電焊工、車工、鉗工每月4000~6000元”,工資高得令人咂舌。

大學未畢業已成設計總監

張斌是一位來自郴州市北部的貧困學子,通過寒窗苦讀考上了大學。大學4年,張斌不僅沒有向家裏要過一分錢,還勤工儉學掙錢補貼家用。去年,還沒有畢業的他就成了一家建築公司的設計總監。

張斌的父親是老實巴交的農民,母親常年有病,不但不能幹重體力活,還要時常吃藥打針,一個妹妹也正在上學。全家人的生活僅靠父親種田的微薄收入維持,家庭貧困程度可想而知。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雖然家裏非常窮,母親生病住院時,張斌不得不請十天半個月的假照看,耽誤了不少功課。但張斌讀書非常刻苦,學習成績一直很好。2010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海南大學。

為了完成學業,張斌剛踏入大學校門,就申請了勤工儉學並接了3份家教。他做過建築小工,當過促銷員,幹過洗碗工……每天,他起早貪黑,過著與別的同學不一樣的生活。4年裏,張斌利用雙休日與假期打工,除了掙到學費和日常開銷外,居然還餘下2萬元,並全部寄給了家裏。

去年秋,張斌進入大四,同學們都紛紛開始找工作。當許多同學還在學校與社會間彷徨時,他憑著自己做家教時的誠信和努力,得到了海南一家建築公司副總的賞識而率先步入職場。

進入公司後,張斌非常珍惜這個難得的機會,幾乎沒有休過雙休日。今年春節也隻在老家待了3天,就回到海南。他說如今無論在哪裏,總是想著公司的發展。

張斌告訴筆者,現在,他每天是公司第一個上班、最晚一個下班的人。如今,公司不但給他安排了住房,每月還有優厚的工資和不錯的生活補貼。這些都是應屆大學生較少能夠享受到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