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晉元和他的壯士們命歸何處
精華選讀
作者:龔知棟
被英軍繳械安置在廢棄軍營
1937年日軍發動全麵侵華戰爭,“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至10月26日,上海大部陷落敵手。為掩護大部隊突圍,時任國軍中校團長的謝晉元率一個營的官兵(共411人,為迷惑敵人,謝晉元曾對外宣稱有800人),留守上海閘北狙擊敵人。麵對數萬日寇在飛機大炮坦克掩護下的瘋狂進攻,謝晉元帶領的這支孤軍始終鬥誌昂揚,奮勇殺敵。他們在四行倉庫與敵激戰4天4夜,擊退敵人數十次進攻,斃敵200餘名,日軍始終不能前進一步。這就是當時那段廣為流傳的“八百壯士”孤軍抗敵的悲壯曆史。
至10月30日,大部隊突圍成功。掩護任務完成後,謝晉元接到國軍統帥部命令撤退到上海公共租界。沒有想到的是,孤軍一進入租界,日軍就向租界當局施壓。結果這隻孤軍被英軍繳械,被安置在膠州路的一座廢棄軍營(史稱“孤軍營”)內,由白俄雇傭兵看守。名義上雖不是戰俘,實際上和戰俘一樣失去了所有自由。可歎這樣一支英勇善戰的威武之師,此時就像一隻被拔了牙的老虎困在鐵籠子裏。
開辦小作坊支援抗戰
被看押期間,謝晉元教育戰士們要不失軍人精神,加緊操練隨時準備重返戰場殺敵。在上海各界力量的幫助下,孤軍建起了宿舍、廚房、禮堂、球場等生活設施,並且還開辦了製皂、織襪、毛巾等小作坊。所得收入除補貼生活外,全部用於支援抗戰。
1938年8月11日晨,為紀念“八·一三”抗戰一周年,“孤軍營”全體將士破例升起了國旗。此舉遭到租界當局和萬國商團外籍軍隊的幹涉和圍攻。為保衛國旗,戰士們赤手空拳與敵肉搏,4人犧牲,100餘人受傷。當日下午孤軍被送往外灘中央銀行大樓幽禁。為反抗租界當局的暴行,謝晉元發動絕食鬥爭。在上海愛國同胞的積極聲援下,租界當局最終做出讓步,將他們送回“孤軍營”,奉還國旗,撫恤死難壯士,並公開道歉。
日偽策劃暗殺了謝晉元
1940年3月,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偽政權。日偽企圖勸降謝晉元,遂指使汪偽政權的“二號人物”陳公博親赴“孤軍營”勸降,並以“偽陸軍總司令”這樣的高官要職相誘。結果謝晉元當麵將委任狀撕毀,將陳公博罵得狗血淋頭落荒而逃。
後來,陳公博並不死心,又多次“好言相勸”,謝晉元終不為所動。見謝晉元如此“不識時務”,日偽又策劃了對謝晉元的暗殺行動。
1941年4月24日晨5時,謝晉元照例檢查官兵早操,發現郝鼎誠等4名士兵遲到。謝晉元將他們叫到一邊訓話。孰料,此4人已被日偽收買,蓄謀已久的4人趁機行刺。可歎一代抗日名將謝晉元就這樣倒在叛徒的匕首下,時年37歲!謝晉元遇害的消息震動了全國,上海各界人士自發前往吊唁者達6萬餘人。國民政府通電追認謝晉元為陸軍少將。
抗戰勝利孤軍幸存者僅百人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28日,日軍突然攻入“孤軍營”,將手無寸鐵的孤軍340餘人全部俘獲。日軍原打算將其改編為偽軍,遭到斷然拒絕後,又企圖將他們殺害。不過懾於這支軍隊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日軍最終未敢動手,後將他們分散押解到浙江諸暨、杭州、南京孝陵衛、南洋的新幾內亞等地做苦工。孤軍的一部分人在日軍非人的苦工奴役中相繼死去,但活下來的人一直沒有停止鬥爭。例如,被遣往浙江諸暨的一支孤軍奪取日軍的槍械後,加入了當地抗日遊擊隊;1945年日本戰敗,被押到新幾內亞的36名孤軍軍官將負責看押的日軍小隊抓了俘虜。
抗戰勝利後,孤軍幸存者從各地陸續返回上海,總計100餘人。他們請回謝晉元的遺孀淩維誠,沿老團長的陵墓四周搭棚居住,誓為老團長守靈。後來內戰爆發,他們不願卷入內戰,遂解散各謀職業,大部分隱姓埋名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生活十分艱苦。上海解放後,陳毅市長曾親自為這些孤軍壯士安排工作。但他們在後來的“四清運動”和“文革”動蕩中都受到了衝擊,有一些人遭迫害致死。“文革”結束後,餘下的人都在政府的照顧和善待中頤養天年,壽終正寢。
2010年12月17日,孤軍壯士之一的楊養正老人以96歲高齡在重慶辭世。如今,謝晉元的四百壯士中僅有92歲的楊根奎老人一人尚存人世。○
(本刊編輯部摘自2013年8月20日《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