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媒體眼中的錢學森(2 / 3)

1948年,錢學森就開始研究人類登月理論,並做大膽預測:人類飛往月球的目標不出30年即可實現,且地球飛往月球隻需1星期。1950年5月,《大眾機械師》引用錢學森的話說,工程師們很快就將著手建造登月火箭。錢學森曾經的加州理工學院研究生、後來擔任過五角大樓國防研究和工程局副局長的首席科學家理查德·迪拉爾於1981年6月14日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回憶,1949年在加州理工學院參加學術聚會時,錢學森幽默地對他的妻子和另一個朋友說:“女孩兒們,我可以賣給你們一張去月球的機票。”因為當時登月對人類還是多麼遙不可及,他們還以為錢學森喝醉了呢。

多年以後,當錢學森的很多設想及大膽預測變成現實後,美國媒體盛讚錢學森的遠見卓識。《紐約時報》稱他為“有價值的中國科學家”“美國火箭領域最有天分的科學家”。《洛杉磯時報》稱他為“世界上最頂尖的火箭專家之一”、噴氣推進領域“最熱門的科學家”“最卓越最傑出的權威”“世界上最權威的火箭專家之一”“美國培養的火箭天才”等。

“冷戰曆史的嘲諷”——追蹤驅逐案始末

如果說美國媒體初次聚焦錢學森是因為他擔任了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中心主任,那麼他們更加關注的是錢學森在美國的曲折遭遇。

1.私人資料被查扣

1950年7月,受“麥卡錫主義”影響,錢學森因被懷疑早期參加美國共產黨會議而被吊銷了從事機密研究的安全許可證。錢學森找到時任美國海軍副部長的金·博爾,講述所受遭遇與打算。金博爾深知錢學森的重要性,一方麵勸阻他回國,另一方麵通知移民局禁止他離開。接著便發生了美國海關扣押錢學森私人資料一事。

1950年8月25日,《洛杉磯時報》對此進行了詳細報道:“海關的官員說,我們發現錢學森要船運到上海的私人箱子,包括各種形式的技術資料,有些是秘密、機密和受限製的。這些箱子不符合美國‘出口管製法’‘中立法’‘間諜法’的相關規定。”《華盛頓郵報》等報刊也對此事進行了報道。

由此可見,受“麥卡錫主義”反共浪潮的影響,美國政府“寧可錯抓一千也不能漏掉一個”。為了阻止錢學森回國,他們拚命找借口,而錢學森船運回國的資料就成了所謂的“證據”。

2.身陷囹圄、被困美國法庭

1950年9月7日,美國政府又以“參與背叛和顛覆美國組織活動”的罪名逮捕錢學森。次日,《洛杉磯時報》刊登了題為“噴氣推進專家因為被指控參與顛覆組織活動被驅逐”的報道:“40歲的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專家錢學森,昨天因被指控曾是顛覆組織成員而被聯邦官員拘捕。……驅逐令指控他曾經是‘一個以武力和暴力推翻美國政府為目標的組織成員’。”《華盛頓郵報》等也有相關報道。

接著,錢學森被關在特米諾島監獄長達14天。據1950年9月27日《洛杉磯時報》報道,錢學森在交了15000美元的保釋金後得以獲釋。此後的聽證會上,移民局找來兩個曾經潛伏在共產黨中的退休警察及錢學森在加州理工學院教過的學生、特拉華大學的化學教授理查德·萊維斯博士指證。也有其他證人否認錢學森是共產黨員。錢學森本人說去過的聚會都有很多人在,且都非正式的,更不是共產黨會議。

盡管證據不足,錢學森還是被判驅逐,但美國政府並未真正執行驅逐令。美國媒體也看得出政府的自相矛盾。1953年3月6日,《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文章《驅逐出境對美國不利》:“雖然錢學森被判驅逐,但是又擔心他掌握了大量的先進知識,如果立刻讓他回國幫助紅色中國,必然對美國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