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懷孕第九個月(2)(2 / 3)

專家指導

1.懷孕九個月時的注意事項

此時不可任意刺激子宮,且因有早產的可能性,最好能抑製性生活。

一次進食不要太多,以少量多餐為佳,並攝取易消化且營養成分高的食物。

2.懷孕九個月時應該了解與打算的事

想回娘家待產的孕婦,最好此刻就動身,最遲也不宜在超過3六周後,且應盡量選擇震動性不大的交通工具,最好是乘坐時間短且能直達的車。

在此之前,最好能先回娘家一趟,找預定分娩的醫院做一次檢查。若無法成行,也應請家人協助找尋並事先預約。當回到娘家待產時,就立刻前往預定分娩的醫院做檢查。當然,也不要忘了攜帶以往的檢查記錄。

打算住院之前,應仔細檢查分娩用品,避免遺漏任何物品。

3.重視胎兒出生前的檢查

有以下情況之一的孕婦應該到醫院進行胎兒出生前的檢查,以便發現胎兒疾病,及早采取相應的措施。

·三十五歲以上的孕婦;

·有反複流產史的孕婦;

·有遺傳性疾病的家族史;

·夫婦一方患有先天性代謝性疾病或者已生過病兒的孕婦;

·胎兒發育遲緩的孕婦;

·血清學檢查風險係數在1:300以上的孕婦;

·超聲波檢查發現與染色體疾病有關的標記或畸形的孕婦。

4.羊水的來源

充滿於羊膜腔內的液體就是羊水,胎兒如同魚兒樣生活在水世界中。羊水是從何而來的呢?

羊水的來源、量和成分隨孕周不同而有變化。妊娠初期,羊水主要是母體血清通過立胎盤進入羊膜腔的透析液,少量來自胎盤表麵和臍帶表麵滲出。當胎兒血循環形成後,胎兒體內水分和小分子可經尚未角化的胎兒皮膚滲出,構成羊水的一部分,此時的羊水成分除蛋白質和鈉含量偏低外,與母親血清成分極相似。

妊娠11~1四星期時胎兒腎髒已有排泄功能,因此妊娠中期以後胎兒排出的尿液是羊水的重要來源,此時羊水中肌酐、尿素、尿酸逐漸增多(腎髒排泄產物)。羊水的去處,一部分靠胎膜吸收,一部分靠胎兒吞咽後經胃腸道吸收到胎兒的血循環中,還有一部分經胎盤循環進入母親血液中。妊娠晚期,臍帶也可吸收羊水。胎兒有泌尿或消化道畸形時可致羊水過少或過多,所以當羊水量異常時,應警惕有無胎兒畸形。

羊水不斷產生又不斷吸收,在不同孕期總量不一。在妊娠4~六月,羊水量相對較多,胎兒的活動空間大;隨著胎兒長大,羊水量相對減少,胎兒在子宮內的活動空間變小。足月妊娠時,羊水量為800~1000毫升。

羊水是無色透明的堿性液體,其中90%以上是水分,另外含有無機鹽、尿素、尿酸、肌酐、胎脂和胎兒上皮細胞等。羊水中AFP量可作為監測胎兒有無畸形的指標,通過羊水中胎兒細胞染色體的檢測,可對胎兒進行遺傳性疾病的篩查。

5.羊水的作用

①保護胎兒。一定容量的羊水能為胎兒提供較大的活動範圍,使胎兒在宮腔內做適當的呼吸運動和肢體活動,防止關節固定、肢體畸形和胎兒肢體粘連,有利於胎兒的發育。

②保持宮內溫度恒定,使胎兒體內代謝活動可在正常穩定的情況下進行。

③緩衝外界壓力,可明顯減少外界暴力的衝擊,保護胎兒。

④有利於胎兒體液恒定。胎兒可以依靠羊水保護其液體平衡:當胎兒體內水分過多時,可以胎尿方式排入羊水中;脫水時除節製排水,尚可吞咽羊水加以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