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懷孕第四個月(3)(2 / 2)

14.孕婦要適量攝入維生素C

維生素C可促進人體膠原組織形成,維持骨骼、牙齒的正常發育,又參與葉酸轉化為四氫葉酸的過程,且對鐵的吸收有利,故孕期無法缺少。近年的孕婦調查表明,城市中孕婦的維生素C攝入量已接近需要量,而農村中孕婦的維生素C攝入量仍然偏低。故孕婦應多食蔬菜,以增加維生素C攝入量。

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有:

柿子椒(紅、青)、菜花、雪裏蕻、白菜、西紅柿、黃瓜、四季豆、薺菜、油菜、菠菜、莧菜、白蘿卜、酸棗、山楂、橙子、檸檬、草莓、鴨梨、蘋果等。但是在製作食物時,切不可燒、煮過度,以免損失維生素C。

15.孕婦要適量攝入維生素D

缺乏維生素D可致孕婦骨質軟化、骨盆畸形。

維生素D缺乏可使胎兒骨骼鈣化以及牙齒萌出受影響,嚴重者可發生先天性佝僂病。

為了預防小兒佝僂病,母親在孕期應吃些含有維生寨D的食物,如動物肝髒、蛋黃等,常到室外曬太陽,並適當參加勞動。懷孕後半期和哺乳期婦女應口服維生素D,每天1.5萬單位,或每月注射1~兩次,每次40萬~80萬單位。低血鈣而致抽筋的孕婦應及時治療。

我國推薦的孕婦維生紊D供給量為十7微克/天。海魚、禽、畜肝髒、蛋、奶中維生素D含量較多。

16.孕婦要適量攝入維生素E

維生素E又名生育酚,廣泛存在於綠色植物中,動物體內僅含微量。維生素E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機體活力,維持正常的循環功能。能維持骨骼、心肌、平滑肌和心血管係統的正常功能。維生素E還是高效抗氧化劑,可保護生物膜免遭氧化物的損害。

孕婦保證維生素E的供給是非常必要的。研究認為,維生素E缺乏與早產嬰兒溶血性貧血有關。早產兒發生溶血性貧血時用α一生育酚治療,其水腫、過敏和溶血性貧血等症狀即行消失。為了使胎兒貯存一定量的維生素E,孕婦應每日多加2毫克攝入量。

維生素E廣泛分布於植物組織中,幾乎所有綠色植物都含有此種維生素。麥胚油、棉籽油、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及芝麻油等,也是維生素E的良好來源。此外,豬油、豬肝、牛肉以及杏仁、土豆中也含有維生素E。

17.孕婦要適量攝入維生素K

孕婦應注意攝食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以預防產後新生兒因維生素K缺乏引起的顱內、消化道出血等。維生素K有“止血功臣”的美稱,經腸道吸收,在肝髒能生產出凝血酶原及一些凝血因子。若維生素K吸收不足,血液中凝血酶原減少,易引起凝血障礙,發生出血症。

預產期前一個月的孕婦,尤應注意每天多攝食些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如菜花、白菜、菠菜、萵苣、苜蓿、酸菜等,必要時可每天口服維生素K41毫克。

18.孕婦不宜盲目過量補充維生素和鈣

有些孕婦唯恐胎兒缺乏維生素和鈣,每天服用很多鈣片和各種維生素。當然,在胎兒的發育過程中,維生素和鈣是不可缺少的,但盲目大量地服用也會對胎兒造成損害。

孕婦對維生素A的日需要量為5000國際單位,不足或過量(超過十倍以上)都可致畸胎。美國國家健康中心對孕婦提出忠告,過量服用維生素A、魚肝油等,會影響胎兒大腦及心髒的發育,誘發先天性心髒病和腦積水,腦積水過多又易導致精神反應遲鈍。故孕婦服用維生素A劑量每日應不超過8000國際單位。

維生素D和鈣攝入過多,則可導致特發性嬰兒高鈣血症,表現為囟門過早關閉、齶骨變寬而突出、鼻梁前傾、主動脈窄縮等畸形,嚴重的還伴有智商減退。故孕婦在懷孕前期每天攝鈣800毫克、後期和哺乳期增至1100毫克已達極量,不宜再多。

四個月時的胎教方案

1.音樂胎教

科學家采用現代科學技術對胎兒聽力進行測定,提出胎兒可在子宮內接受“教育”,進行“學習”,並形成最初“記憶”的新認識,為胎教提供了科學依據。懷孕4個月後胎兒對聲音已相當敏感,其聲音來自母體內大血管的搏動,其節律與心髒跳動相同,還有規律的腸蠕動聲音。胎兒在宮內就有聽力,能分辨和聽到各種不同的聲音,並能進行“學習”,形成“記憶”,進而影響到出生後的發音和行為。因此,孕婦應利用胎兒聽覺的重要作用,給予良好的聲音刺激,促進其宮內聽力的發展。具體方法是:

(1)聽音樂

①挑選自己喜歡的樂曲,在熟悉其內容、理解其內涵和社會背景的前提下,開始欣賞。欣賞前,可以告訴寶寶:“我們一起聽音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