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查詢管理
係統的地圖查詢功能異常強大,對管理的維護與輔助活動可以在窗口上進行,能夠可視化地將查詢結果直觀地顯示在地圖上,實現圖像或者屬性的業務、分類、交互、自定義等多種交互方式。
3.空間分析管理
作為供水管網實現科學管理的重要功能部分,空間信息分析主要分成兩點:一是空間拓撲分析,也叫做緩衝區或疊加分析。主要指基於點線麵的實體,在主要供水管道的附近自動建立一定範圍的緩衝區域的多邊形圖層,接著分析這一圖層及目標圖層之間的疊加作用,進而對地下管網的安排問題進行研究與籌劃,以達到係統運行獲得最佳資源配置的目的;二是維修分析,如果在管線上的某一個點出現了檢修及故障的時候,要計算出影響範圍最小的最優方案,確定在觀望中應該關閉的閥門,同時還要將關閉閥門之後受到影響的區域標示出來。
4.輸出管理
這一模塊主要負責進一步分析與應用保存的查詢結果,並且要通過自定義圖形或者報表的形式進行輸出打印。在不同的應用軟件之間共享數據的時候,要采用標準通用的文件格式將其輸出至文件當中。
(二)數據庫的構建
數據庫作為信息係統的基礎組成部分與關鍵組成部分,其設計直接會決定整個信息係統的建立與完善的成敗。要保證信息管理係統的高效穩定運行,必須要根據係統整體的功能性來編碼數據及設計數據庫。數據庫的設計內容主要包括:
1.空間數據庫
這一數據庫的數據采集主要通過全站儀和專業的地下管道測量儀的實際測量完成。利用南方CASS6.1這一地形地籍成圖的軟件,就可以構建基於GIS的采集數據平台,進而構成一份足以滿足各管網需求的數字地形圖,其比例尺為1:500,其主要包含了地理底圖的數據和電、線、網三類文件。將它當做工作的底圖,進而按空間數據的不同特征分層將其進行存儲。
2.屬性數據庫
這一數據庫的數據主要是指在供水管網的信息管理係統當中,采取命名、量算、分類、統計等方法來對某些跟幾何位置沒有關係的屬性進行反映。根據實體的類型不同,可以分成管道、節點、閥門、水泵、水表、消防栓等多種不同屬性。采用手動方式在計算機的終端上麵將各管線數據資料輸入,然後計算、分析、編輯及統計這些數據資料,進而建立屬性數據庫。
3.相互關聯數據庫
通過關鍵字段可以實現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之間的關聯。也就是在空間數據庫當中設置一些關鍵字段,然後在屬性數據庫當中也設置相同的關鍵字段,如此可實現兩大數據庫的關聯。需要查詢數據資料的時候,隻要輸入關鍵字段就可以獲得其空間與屬性兩方麵的數據資料。
如前文所述,在基於GIS的供水管網管理係統當中,以三大數據庫為核心。基礎的資料數據庫主要包括了街道的中心線、邊界線、建築物、水係、綠地等內容,而管線的資料數據庫則主要包括了管線層與設施層的數據,輔助的關係數據庫則主要是指停水通知表、水費表之類的數據。基於GIS的發展現狀以及供水管網的係統規模,可以將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分開進行存儲,把空間數據存於空間數據文件當中,而把屬性數據存於關係型的數據庫當中,利用標識碼建立空間數據及屬性數據之間的聯係。為了便於組織和管理數據,應當根據不同的專題、不同的存放目錄格式,選擇分級目錄的結構對係統數據進行管理。這樣對係統集成及共享有利。
三、GIS技術在係統中的應用
GIS技術在城市的地下供水管網管理係統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現場工作管理、資產管理以及管網運行管理三個方麵。
(一)現場工作管理
這一環節是水務公司整個管理環節當中的難點與重點。依靠傳統的工作模式,管理和調度現場的工作人員的方式往往是人工機械管理模式,管理紕漏屢見不鮮,降低了整個隊伍的工作效率,甚至引起爭端,造成不必要損失。解決這一環節隱患的GIS技術主要指的是移動GIS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