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回 大戰終結——俘虜(2 / 2)

上岸以後,俘虜的管轄權就交到了洛西河手裏。為了押送俘虜的安全,也為了讓英國人見識一下光複軍的科技水平,洛少校專門開了一輛籠車來。這車就是一輛平頭柴,隻是貨廂用鐵絲網圍了起來,是原時空治安隊用來運送嫌疑人的交通工具,二十多名俘虜裝進去也不顯得擠,也算是讓英國人享受了一次二十一世紀前幾年,在珠三角出門不帶暫住證的待遇。斯賓托齊受到了優待,洛西河把他請上了自己的專車——一輛皮卡的後座,也方便兩人先做一下交流。

上車以後,兩人都互相打量了一番對方,洛西河覺得斯賓托齊大鬢角式有胡子十分滑稽,而上將也覺得少校那小開領的夏季軍服太輕佻了。皮卡啟動之後,洛西河首先打開了話匣,“斯賓托齊將軍,我的職務剛才已經向你介紹過了,想必你也應該明白,在我軍和英軍雙方達成和平協定,遣返你們之前,你和你的部下都將處在我的管理之下。我希望在接下來這段時間裏,我們彼此之間能保持良好的關係!”

“這也是我希望的。”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將軍在語氣中也放下了一貫的高傲。

“很好,在這一點上我們已經達成共識,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洛西河臉上露出了笑容,“你們隻要服從我的命令,就會發現我是一個很好說話的人,你們也會受到公正的對待。哦,對了,你的老朋友,皇家海軍的拉姆齊上校一直在盼望你的到來,相信他現在已經望眼欲穿了。”

自已堂堂上將,現在淪落到要聽一個少校的命令,斯賓托齊的情緒壞到了極點,隻是含糊的應付著洛西河。

從主基地輻射出去的幾條主幹道都變成了水泥或者柏油馬路,從碼頭到俘虜營也就十分鍾車程,當斯賓托齊從車上下來時,就看到拉姆齊領著幾個軍官迎了過來。中國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的俗諺,現在用在兩位英**人的會麵上也很合適。不甘、痛苦、失望、愧疚,各種情緒在兩人的眼神中轉換,嘴唇激動得哆嗦,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看到這一幕,洛西河腦子裏竟冒出一句“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你們老朋友見麵一定有很多話說,我就不打攪你們了。”洛西河終於受不了這基情四溢的畫麵了,開口打斷了兩人的“深情”對視,“上校,新來的人的住處你安排一下,等新房子修好了再做調整。”說完立刻帶著手下落荒而逃。

等外人都離開了,拉姆齊才和斯賓托齊擁抱了一下,也是劫後相逢的激動,手下的軍官也相互握手寒喧,現在大家同是天涯淪落人,自然多了幾分親近。等大家彼此都認識了,拉姆齊才拉著斯賓托齊的手往裏走,“將軍,先到我住的地方再說!”

一行人往軍官營房走去,斯賓托齊看看四周,除了崗樓上的哨兵,周圍基本看不到什麼人,便問道:“上校,其他人呢?”

“士兵都出去幹活了,其他軍官則是去負責帶隊。”拉姆齊解釋道,“洛說這次我軍共被俘了四千多人,俘虜營住不下,所以大部分士兵都去蓋新房子了。”

“四千人?!”新來的二十多名軍官都吸了一口涼氣,雖然他們都是戰役的親曆者,但身在局中,對戰役全貌反倒不是很清楚。最後的圍困一共被俘兩千多人,已經讓一眾軍官顏麵盡失了,沒想到總數有這麼多。再加上陣亡的,受傷的,遠征軍已經損失了大半的。軍隊翻盤的機會基本上不可能有了,現在大家都隻能老老實實等著和平降臨,然後被遣返了。

“四千多人被俘是沒錯,不過應該印度人和穆斯林占大多數,英國人應該隻有一千多人左右。”畢竟是統籌全局的人,斯賓托齊的判斷還是比較準確。聽了他的話,軍官們的心情才好受一些。驟然聽到一個壞消息,情緒低落是難免的,當得知損失比想象小的時候,壞消息就變成了“好消息”。

走進了拉姆齊的“套間”,軍官們自覺的把座位讓給了高級軍官。不過房間裏一下子湧進近三十人,也變得擁擠起來,空氣也變得有些悶熱。拉姆齊轉動牆上一個白色小盒子上的旋鈕,新來的人就聽到頭頂上傳來嗡嗡的聲音,尋聲望去,一個帶有三片鐵葉的,類似於鏍旋槳的裝置飛快的旋轉起來,很快大家就感到有風吹來。拉姆齊的“套間”是唯一安裝了吊扇的房間,一個月八英鎊的費用也隻有他才享受得起,其他軍官隻能不時到他這裏來蹭吊扇吹。

斯賓托齊並不關心這種新式動力的吊扇,他急於了解俘虜營裏的情況,於是直奔主題,“上校,能給我們講講你這個月的經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