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迫擊炮排並沒讓他等太久,二十分鍾後,兩門迫擊炮在空地架設完畢。不到三百米的距離,對已經經過實戰鍛煉的炮兵來說是小菜一碟。射擊諸元很快調整完畢,接著火光和爆炸降臨在英國人的陣地上。
看到中國人在山下架設一種奇怪的小口徑臼炮,山上的英軍出現了一絲慌亂。雖然這段時間英軍吃足了60迫的苦頭,但很多人都沒見過它的真麵目,帶隊的上尉本能的感覺到危險。他嚐試讓士兵扔石頭下山,可惜英軍中沒有赫拉克勒斯存在,沒人能把西瓜大小的石頭扔出幾百米遠,即使滾落下山,也會被中途的植被擋住。於是山上的英軍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幸存者架設火炮、測距、裝彈、發射。
三發急速射後,山上的英軍陣地立刻燃起熊熊大火。印度兵首先承受不住,紛紛扔下武器奪路而逃,上尉用手槍擊斃了兩人也沒能阻止逃跑的人潮。英國人的情緒也出波動,上尉又是鼓勵,又是威嚇,才讓防線沒有崩潰。不過六發炮彈也讓他們死傷枕籍,一下子減員一半,傷員痛苦的呻吟折磨著其他的神經。
迫擊炮開始發射的同時,幸存者的敢死隊再次對山頂發起衝鋒,重機槍也開始壓製射擊,讓英軍沒有開槍的機會。這次他們沒有再沿著山路上山,而是以每個人間隔幾米的散兵線,從四十多度傾斜的山坡攀援而上。等第三波炮彈在山頂爆炸後,敢死隊的前鋒距離目標隻有不到一百米了。衝在最前麵的是教二連連長他端著一支56式自動步槍,一邊奮力攀登,一邊不時對可疑的目標來上一發。眼看著勝利在望,英軍被迫擊炮和機槍壓製得抬不起頭,還有幾十米就能衝上山頂,幾捆點燃的大號“鞭炮”被人扔了下來。教二連連長隻來得及喊了一嗓子“小心炸彈!”,其中一捆就落在他的腳邊。退伍軍人出身的他藝高人膽大,抬腳踏在“茲茲”燃燒的引線上,用力一撚,這捆大“鞭炮”就失去了效用。其他人可沒他這麼鎮定,要麼四散躲避,要麼撿起來往沒人的地方扔,一時間進攻的鋒線變得混亂不堪。教二連連長從胸前摘下一枚卵形手榴彈,向上猛衝幾步,把鐵地瓜扔進了英軍的陣地。
手榴彈爆的硝煙還沒散盡,教二連連長就帶人衝上了山頂,因為第一的目標大明顯,他剛冒出半個身子就遭到集火的對待。當胸中的兩彈讓他變成“平沙落雁”式,雖然鋼製防彈衣抵消了子彈的大部分動能,不過還是把他震得胸口發悶。顧不得疼痛,他就一梭子彈回敬回去,幾個英軍士兵胸前就爆出朵朵血花。越來越多的幸存者衝上山頂,英軍不管是人數還是火力都不占優勢,軍官第一時間被射殺,防線也瞬間崩潰,許多士兵來不及裝子彈,端著刺刀想衝上來肉搏,結果很快被打成了馬蜂窩。一些想投降的也沒得到機會,被一心複仇的幸存者格殺勿論。最後幾個轉身向山下逃去,可他們亮出的後背成了最好的靶子,沒跑出多遠就被子彈追上。
從迫擊炮射擊開始到戰鬥結束,共用時十七分鍾,守衛山頂的英軍除了逃跑的印度兵全部“陣亡”,一些在炮擊中受傷失去行動能力的英國人也被幸存者用刺刀結束了痛苦。教二連連長這時才有時間脫下防彈衣,解開上衣,他發現自己胸口一片通紅,伸出手指按了按,除了有點痛,倒沒有傷到骨頭。看著山下幾公裏外沙灘上的英軍還在上船,他一屁股坐在一塊大石頭上,“休息一會兒!等步八連上來。還有,讓炮排也快點兒上來!”
雖然隔了幾公裏遠,山頂的戰鬥斯賓托齊還是聽得一清二楚,當槍炮聲停止後,他也知道防守班納山的部隊可能全完了。沒多久,逃跑的印度兵回到撤退場,他得到了確切的消息。聽完這些逃兵的講述,他並沒有追究這十幾個阿三的責任,而是讓他們上船離開。在最後一艘小艇離岸後,將軍帶著剩下的兩千多人開始退往赤柱軍營。他這麼做一是因為這個撤退揚已經被光複軍的空軍發現了,飛機隨時會來攻擊,對海上的軍艦也是很大的威脅;二是因為山上的防線已經崩潰,退往赤柱可以依托軍營堅守。而且赤柱軍營那裏還有一個撤退場,港島東麵的英軍都準備從那裏撤離。
赤柱半島是香港的一個主要半島,位於香港島東南部,赤柱灣與大潭灣之間,於東頭灣一帶與香港島連接。赤柱軍營位於半島南部,建於一座小山上,其地理位置極佳,三麵皆環海,麵向南丫島。此時軍營中還有一千多英軍在堅守,斯賓托齊帶著兩千人撤到這裏,沒有選擇地形狹窄的東頭灣,而是在南麵山上重新構築了一條綿實的防線,幾門要塞岸防炮也把炮口轉向了陸地。同時幾艘軍艦在附近的羅洲島一帶遊弋,準備隨時給守軍提供火力支援。半島的頂端的黃麻角,撤退正在有序的進行,戴維斯幾次請求斯賓托齊先上船,都被上將以“我是駐軍總司令,要負責把這些年輕人帶回家,我最後一個上船”的理由拒絕了。
教二連步八連以及從東麵繞過來的教三連一部步九連差不多同時到達赤柱半島尾端的東頭灣,避開東麵海上的英**艦,小心翼翼的前進到聖士提反海灘,就看到山坡上的英軍已經嚴陣以待,大家不約而同的停住腳步,準備讓空軍先來掃清障礙後再行動。此時已過中午,部隊沒吃早飯就開始追擊,跑了十幾裏山路,又連場激戰,指戰員們又累又餓。於是除了安排了教三連一個排前出監視英國人,其餘部隊都原地休息,大家都掏出自己最後的儲備——壓縮餅幹來充饑。大部分幸存者都對這種味道奇特,又幹又硬的東西深惡痛絕,倒是大部分土著士兵不挑食,就著水吃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