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柸?? 作戰計劃(1 / 2)

報完了憂又報完了喜,接下來討論的就是後續的作戰計劃了。通過今天的戰鬥,大家都英國陸海軍的實力也有了一個具體的認識。皇家海軍不愧海上霸主,紀律嚴明,意誌堅強,要想擊敗他們,隻能靠超越時代的武器和戰術,如果有一艘二戰時期的護衛艦,基本就能完爆整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了。至於英國陸軍,在幸存者眼裏更是老古董,武器落後,戰術呆板,就算比勇氣和意誌,與變異人戰鬥了大半年的幸存者也要強上不少。況且擁有飛機、坦克、重炮更是讓幸存者們有持無恐,大家都對打贏英國人充滿了信心,現在要考慮的是如何花最小的代價贏得戰爭。

“從古至今的戰爭史中,發動戰爭並不難,難的是如何結束戰爭。這一仗雖然是英國人挑起的,但何時結束,如何結束,必須由我們說了算。”討論一開始魏博之就先定下基調。他雖然是政工幹部出身,但畢竟上過軍校,戰爭理論方麵當然要強過一眾半路出家的軍官。

“這有什麼好討論的,直接打到香港去,把英國人趕下海了事。”張磐惡狠狠的說道。今天這一仗讓他覺得很窩囊,而且死傷的都是他一營的人,這使他恨不得對英國人食其肉,寢其皮。

“然後呢?”張磐的反應在魏博之的意料之中,於是後者問道。

“他們如果敢再來,來一次我們揍一次,揍到他們不敢再來為止。”此刻張磐不象一名光複軍的高級軍官,倒象一個與人街頭搶地盤的黑社會老大。

“要是照你說的那樣幹,主動權豈不是掌握在英國人手裏了?變成他們想打就打,想走就走?”馬當歸也知道張磐是氣糊塗了,不然也不會沒把魏博之的話聽進去,不過他還是搶先替政委把話問出來了。張磐是自己的老部下,這個惡人隻有自己來做。“不要遇到點兒挫折就失去理智,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能蠻幹!”

張磐被反詰得啞口無言,訕訕然不再說話,大家看他觸了黴頭也都陷入了沉默。

“這一仗既是軍事仗,也是政治仗,所謂‘軍事是政治的延續’,我們打這一仗的目的,就是要使用軍事手段達,到我們的政治企圖。”看到沒人說話了,魏博之繼續剛才被打斷了的話題,“所以我們製定作戰計劃,要充分考慮政治層麵的東西,軍事手段要為政治目的服務。”

“政委,這仗要怎麼打你直接給個痛快話,我是大老粗,你說的政治什麼的我聽不懂。”張磐忍不住又開口抱怨道。

魏博之也不為張磐的“無禮”生氣,笑著說道:“張營長,以後我們軍隊的規模會越來越大,做為高級指揮員,軍事理論著作也要多看一些,我推薦你看一下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看過之後我說的這些你自然就明白了。”說完也不等改磐的回應,又轉回原話題。“到目前為止,英國人對我們的映象就是一夥有高科技武器的‘**’武裝分子。打完這一仗,我們要讓他們認識到,我們是一個有政治主張的軍事集團,在身份地位上與清政府、太平天國是對等的,讓他們在與我們發生衝突時,首先想到的是通過談判,而不是使用軍事手段解決問題,這就是我們的政治主張。”

特地從龍崗趕過來參加會議的申行時補充道:“這一仗也是為了打響我們的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在國際上做個買賣,拉個關係也方便,才會有下家跟著我們來。”申主任的話引起一陣輕笑。

“所以這一仗的關鍵,不是消滅多少英國人,也不在於我們是否占領香港島,而是要讓英國的外交人員坐到談判桌前來,再由我們的外交人員把戰場上的優勢轉換為談判中的籌碼,從英國人身上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政治上的和經濟上的。”魏博之仍不遺餘力的向大家灌輸政治和軍事理論,也算是培養各級指揮員的大局觀。

政治問題講完,接著就由馬當歸來主持討論軍事問題,也就是接下來的仗怎麼打,打到什麼程度的問題。馬當歸首先發言定下的基調,“為了在以後的談判中增加籌碼,我軍務必爭取全殲香港島上的英**隊。這一萬多軍隊是英國在遠東兵力的極限,除了這部分以外,英軍在廣州、上海還有幾個連隊,而現在印度的暴亂還沒有完全平息,英國人已經不可能從別的地方再抽調部隊了。關於這一點,胖子華已經再三向我保證,曆史資料絕不會出錯。也就是說,隻要全殲了這部分英軍,英國佬就必須認輸,在談判中我們就能掌握主動,要圓要扁都得我們說了算。”

會場中一陣曖昧的笑聲,一個排長喊道:“讓他們把《天津條件》的賠款都吐出來。”他的話引起了熱烈的響應,各種針對英國人的,匪異所思的主意冒了出來。馬當歸不得不打斷大家的YY,“這些問題還是交給外交人員去頭痛,我們隻需要打好這一仗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