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12月 聆聽成功的聲音(4)(2 / 2)

在體育場的一個角落,享譽國際的紀錄片製作人格林斯潘遠遠看著這一切。接著,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格林斯潘走了過去問艾克瓦裏,為什麼這麼吃力地跑至終點?

這位來自坦桑尼亞的年輕人輕聲地回答說:“我的國家從兩萬多公裏之外送我來這裏,不是僅僅叫我在這場比賽中起跑的,而是派我來完成這場比賽的。”

【劍橋箴言】

不尋找借口,就是永不放棄;不尋找借口,就是銳意進取……要成功,就要保持一顆積極、絕不輕易放棄的心,盡量發掘出周圍人或事物最好的一麵,從中尋求正麵的看法,讓自己能有向前走的力量。

12月29日 借助外力才能成就自己

隻知道堅守而不知道變通的人,就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固執。

一個固執的人在烈日下急匆匆地趕路。他熱得大汗淋漓,卻不肯扇扇子。一隻鳥兒飛過來,對他說:“你為什麼不肯扇扇子呢?”

“哼,我要靠我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不需要任何外力的幫助!”“我用翅膀為你扇風吧?”“走開點!我寧可熱死,也不需要任何外力幫助!”固執的人繼續走他的路。

他來到一條很寬很深的河邊,他過不去了,站在岸邊。

“去找漁家借條船吧,你會很快渡過河去的。”那隻鳥兒又追來了。

“哼!借?我要靠我自己過河。”固執的人說完,徑直朝河裏跳去,一會兒,他就沉了底。

【劍橋箴言】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千裏之外,如果借助千裏馬之力,便能輕鬆自如地達到目的地。巧用借術的法則就是要善於借助外力,利用一切有利的條件,迅速發展自己。

12月30日 成功從設定目標開始

要想達到目的,首先確定方向。

比賽爾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顆明珠,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旅遊者來到這兒。可是在肯·萊文發現它之前,這兒的人沒有一個走出過大漠。為了證實這種說法,肯·萊文做了一次試驗,從比塞爾村向北走,結果三天半就走了出來。

比塞爾人為什麼走不出來呢?肯·萊文非常納悶,最後他隻得雇一個比塞爾人,讓他帶路。他們帶了半個月的水,牽了兩峰駱駝,肯·萊文收起指南針等現代設備,隻拄一根木棍跟在後麵。十天過去了,他們走了大約1 300公裏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們果然又回到了比塞爾。這一次肯·萊文終於明白了,比塞爾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認識北鬥星。

肯·萊文在離開比塞爾時,帶了一位叫阿古特爾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訴這位漢子,隻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著北麵那顆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爾照著去做,三天之後果然來到了大漠的邊緣。阿古特爾因此成為比塞爾的開拓者,他的銅像被豎在小城的中央,銅像的底座上刻著一行字: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

【劍橋箴言】

確立目標的原則表現於各個不同的生活層麵,而最基本的目標還是人生的終極目標,即人們心底最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所觸及影響範圍的核心部分。時刻把人生目標謹記在心,每一天都要朝此邁進,這樣才不致於偏離生活的方向。

12月31日 成功永遠沒有止境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成功,隻有不斷地進取才能永葆成功者的魅力。

在愛迪生50歲的生日宴會上,老朋友關心地問他:“你的一生成就非凡,在這剩下來的歲月中,你打算怎麼安排?”

愛迪生高興地說:“從現在起到70歲,我想把時間交給工作,75歲我計劃去學橋牌,到了80歲,我想學好打高爾夫球。”

“那90歲以後,你想做些什麼呢?”“我安排的計劃不會超過30年,太短就缺乏遠見,太長又不好掌控。”

愛迪生70歲生日時,老朋友又問他同樣的問題,這回愛迪生認真地回答:“我從工作當中獲得無窮的快樂,我仍然有數不清的構想,這些事情足夠我忙上幾百年。所以,我是永遠不會讓自己退休的。”

【劍橋箴言】

成功者並不坐以自己眼前所取得的成就而覺得滿足,他們需要的是繼續前進,向著人生中的更高峰攀登。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充滿著朝氣蓬勃的活力,就如初升的太陽源源不斷地釋放出萬丈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