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箴言】
不要放棄一切可能,巧妙利用眼前的條件,挖掘不可能的機遇,才能讓一切變得皆有可能。
12月22日 比別人多做一點
成功本身就是比別人多一點。
由洛克菲勒創辦並經營的美國標準石油公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經銷商,那時每桶石油的售價是4美元,公司的宣傳口號就是——“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
推銷員阿基勃特,僅是公司裏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職員,身份低微,但他無論外出、購物、吃飯、付賬,甚至是給朋友寫信,但凡有簽名的機會時,他都不忘寫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有時,阿基勃特甚至不寫自己的名字,而隻寫這句話代替自己的簽名。時間久了,同事、朋友都開玩笑叫他“每桶4美元”。
洛克菲勒聽說這件事後,便叫來了阿基勃特,問道:“大家都用‘一桶4美元’的綽號叫你,你怎麼不生氣呢?”
阿基勃特笑了笑後回答道:“我們公司的宣傳詞不正是‘一桶4美元’嗎?大家叫我一次,就是為公司免費宣傳了一次,我又為何要生他們的氣呢?其實應該感謝他們才對呀!”
幾年後,當洛克菲勒退下董事長一職後,阿基勃特接替了洛克菲勒的職位,他得到升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終處處為公司著想,哪怕僅是一件極小的事情。
【劍橋箴言】
比別人多想一點,多做一點,就比別人多了一點接近榮耀的機會。因此沒有必要總為自己沒能完成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而感到沮喪,其實隻要努力地做好你身邊的每一件小事,你能成功都會因它而起。
12月23日 眼光決定你的長遠價值
人生之路漫長而精彩,眼光的長短決定你能夠走到多遠。
三個年輕人一同結伴外出,尋找發財機會。他們發現一個偏僻的山區山產優質的蘋果。
第一個年輕人立刻傾其所有,購買了10噸最好的蘋果,運回家鄉,以比原價高兩倍的價格出售。這樣往返數次,他成了家鄉第一個萬元戶。第二個年輕人用了一半的錢,購買了100棵最好的蘋果苗運回家鄉,承包了一片山,把果苗栽種。整整3年時間,他精心看護果樹,澆水灌溉,沒有一分錢的收入。
第三個年輕人找到果園的主人,用手指指著果樹下麵,說:“我想買些泥土。”
他帶著這把泥土返回家鄉,把泥土送到農業科技研究所,化驗分析出泥土的各種成分、濕度等。接著,他承包了一片荒山,用整整3年的時間,開墾、培育出與那把泥土一樣的土壤。然後,他在上麵栽種了蘋果樹苗。10年以後,前兩個人還在忙著掙錢,第三個人已經成了百萬富翁。
【劍橋箴言】
成功學大師卡耐基曾深有體會地說:“做生意要有遠大的眼光,要配合時代的需要。隻有這樣,你才能成為一名稱職和優秀的商人。”一個人的遠見決定著一個人的奮鬥方向,如果隻是給自己定位於滿足,那就隻有在滿足中原地踏步走。隻有立足長遠,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
12月24日 充分利用你的零碎時間
時間就是財富,這個真理被人們無數次確認過。
他是一個勤奮的孩子,每天都要花很長時間練習鋼琴。他的鋼琴教師指出這種習慣不好。
“不,不要這樣!你將來長大以後,每天不會有長時間的空閑。你可以養成習慣,一有空閑就幾分鍾、幾分鍾地練習。比如在你上學以前,或在午飯以後,或在工作的休息餘閑,5分鍾、5分鍾地去練習。把小的練習時間分散在一天裏麵,如此彈鋼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他長大以後成了一個大學教師,想兼職從事創作,可是上課、看卷子、開會等事情把他白天和晚上的時間完全占滿了。後來,他突然想起了鋼琴教師的話,到了下一個星期,他就開始實踐起來。隻要有5分鍾左右的空閑時間,他就坐下來寫作100字或短短的幾行,幾個月以後收獲累累。從此,他堅持這種充分利用零碎時間的習慣進行創作與彈琴,兩不相誤。他,就是美國近代詩人,小說家和出色的鋼琴家愛爾斯金。
【劍橋箴言】
生物學家達爾文說過:“我從來不認為半小時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時間。”諾貝爾獎獲得者雷曼的體會更加深刻,他說:“每天不浪費、不虛度或不拋棄剩餘的那一點時間。即使隻有五六分鍾,如果利用起來,也一樣可以產生很大的價值。”把時間積零為整,精心使用,讓時間的效益更大化。
12月25日 選擇前必須先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