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8月 行動就是力量(3)(3 / 3)

8月28日 行動力就是不斷地努力

不斷地努力,才能不斷地靠近成功。

哲學家正在和他的學生討論,看誰有訣竅不用釣具也能將水池中的魚捉起來。

學生想隻要朝裏麵失石頭,將魚驚得蹦到岩上就有辦法捉住它。於是他馬上從地上撿起許多石子,猛烈地朝池中的魚投去,可惜沒有一個石子擊中魚。他累得直喘氣,隻好無奈地放棄了。

這時,哲學家不慌不忙地掏出一把小湯匙,把魚池中的水一匙一匙地舀到溝裏。學生一臉駭然:“這要等到什麼時候啊?”

“這方法雖然慢了一點,但隻要我不斷地努力,最後的勝利必然是屬於我的。”哲學家一臉的勝券在握。

【劍橋箴言】

成功凝聚著一個人的行動力。要想成功,隻有不斷地努力,經過長時間完成其發展的艱辛過程,並一心一意地朝著這個目標奮鬥,方可望有所成就。

8月29日 現在就去做

有力的理由造成有力的行動。

史威濟非常喜歡到森林裏打獵和釣魚,唯一不便的是,他是個保險推銷員,打獵釣魚太花時間。有一天,他突發奇想:在這荒山野地裏會不會也有居民需要保險?結果他發現果真有這種人——他們是阿拉斯加鐵路公司的員工,他們散居在沿線五百裏各段路軌的附近。

史威濟在想到這個主意的當天就開始積極計劃。他向一個旅行社打聽清楚以後,就開始整理行裝,直接前往阿拉斯加的“西湖”。

史威濟沿著鐵路走了好幾趟,他成為那些與世隔絕的家庭最歡迎的人。同時,他也代表了外麵的世界。不但如此,他還學會理發,替當地人免費服務。他還無師自通地學會了烹飪,由於那些單身漢吃厭了罐頭食品和醃肉之類,他的手藝當然使他變成最受歡迎的貴客。而在這同時,他也正在做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正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徜徉於山野之間,打獵,釣魚,並且像他所說的——“過史威濟的生活”。

在他動身前往阿拉斯加的荒原以後,在沿線走過沒人願意前來的鐵路以後,他一年之內就做成了百萬元的生意。

【劍橋箴言】

現在就去做——它可以影響你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它可以幫助你去做該做而不喜歡做的事;在遭遇令人厭煩的工作時,它可以教你不推脫延宕。

8月30日 行動是夢想的起點

做你所應做的事情,能有什麼結果則在其次。

一個小孩做了個夢,夢見對麵島上住了個大富翁,在富翁的花圃裏有一整片的茶花,在一株白茶花的根下埋著一壇黃金。

他就把夢告訴了他的夥伴:“真可惜,這隻是個夢!”

他的夥伴卻當真了,就往那座島前進。他曆經千辛萬苦才到達島上,果然發現島上住著一位富翁,於是就自告奮勇地做了富翁的傭人。

他發現,花園裏真的有許多茶花,茶花一年一年地開,他也一年一年地把種茶花的土一遍一遍地翻掘。就這樣,茶花愈長愈好,富翁也就對他愈來愈好。終於有一天,他朝白茶花的根底挖下去,真的掘出了一壇黃金!

【劍橋箴言】

幸運降臨給那下定決心而行動的人,而你什麼時候開始懶惰,幸運就會離開。因此,如果你有一個夢想,要實現它必須先從行動開始。

8月31日 行動戰勝一切

不要過分相信和欽佩德育教員:他們說話像天使,生活卻像凡人。

在經濟大蕭條時期,一位困窘的年輕畫家正在為出路發愁,他想把自己的畫賣給有錢人,可一時找不到路徑。

最後,他想了一個辦法:從圖書館找到一家企業總裁的肖像,照著畫了一幅像,然後準備想辦法賣給對方。

第二天,他梳理好頭發、穿上最好的衣服,來到了某個總裁的辦公室並要求見他,但秘書告訴他:事先如果沒有約好,想見總裁不大可能。

“真糟糕,”年輕的畫家把畫的保護紙揭開,“我隻是想拿這個給他瞧瞧。”秘書看了看畫,把它接了過去,她猶豫了一會兒後說道:“坐下吧,我就回來。”她馬上就回來了:“他想見你。”

等年輕畫家出來的時候,他的口袋裏已經多了500元錢。

【劍橋箴言】

凡是有力量的人,總是那些能夠在一件事情還新鮮及充滿熱忱的時候,就立刻迎頭去做的人。我們對於一件事情的完美要求必須折中一下,這樣才不至於陷入行動以前永遠等待的泥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