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8月 行動就是力量(1)(2 / 3)

光有語言沒有行動,就像木魚隻會說“咚咚咚”而成不了佛,你也不能成就一番事業。

有一位小沙彌問老師父:“我們寺內,千年以來出了無數的高僧、無數的名師,佛堂內化育過無數的眾生,可是,我們佛桌上那隻木魚,聽過多少經書,受過多少佛號,為什麼現在還是一隻木魚,不能成佛呢?”

老師父微微一笑問他:“你來這裏多久了?”“已經兩年了。”

老師父問:“那你懂得念經?”小沙彌說:“懂。”

老師父問:“懂不懂得禮佛?”小沙彌說:“懂。”

老師父問:“懂不懂得修持?”小沙彌說:“懂。”

老師父笑了起來,說道:“你看你自己說了那麼多‘懂、懂、懂’,那你成佛了沒有?”小沙彌臉紅地說:“還沒有。”

老師父說:“那就對了,那隻木魚說了無數聲的‘咚、咚、咚’,畢竟永遠隻是隻木魚,因為佛法不是用來說,而是用來做的。隻會說不會做是不會成佛的。”

【劍橋箴言】

我們常說“我要做”,而很少去做,而光有語言沒有行動是不會成就事業的。沒有幹不成的事業,隻有不肯行動的人。比爾·蓋茨曾指出,雖然行動不一定能帶來令人滿意的結果,但不采取行動就絕無滿意的結果可言。

8月5日 永不言敗

信念隻有在積極的行動之中才能夠產生,才能得到加強和磨礪。

他5歲失去父親,14歲時從格林伍德學校輟學開始了流浪生涯。16歲時他謊報年齡參了軍,但軍旅生活也不順心。他18歲時結了婚,僅僅過了幾月時間,在得知太太懷孕的同一天,他又被解雇了。接著有一天,當他在外麵忙著找工作時,太太賣掉了他們所有的財產,逃回了娘家。隨後大蕭條開始了。他賣過保險,也賣過輪胎。他經營過一條渡船,還開過一家加油站。但這些都失敗了。

有一次,他躲在弗吉尼亞州若阿諾克郊外的草叢中,謀劃著一次綁架行動。可是,這一天,他的綁架對象始終沒有露麵,未能如願。後來,他成了考賓一家餐館的主廚和洗瓶師。要不是那條新的公路剛好穿過那家餐館,他會在那裏取得一些成就。接著他就到了退休的年齡。要不是有一天郵遞員給他送來了他的第一份社會保險支票,他還不會意識到自己已經老了。那天,他身上的什麼東西憤怒了,覺醒了。

他收下了那105美元的支票,並用它開創了新的事業。他終於在88歲高齡大獲成功。這個到該結束時才開始的人就是哈倫德·山德士,肯德基的創始人。他用他的第一筆社會保險金創辦的嶄新事業正是肯德基家鄉雞。

【劍橋箴言】

天無絕人之路,不管你在創富之路上經曆多少挫折、多少磨難,隻要一直努力,你就一定會創造奇跡。即使上帝關上所有的門,也還會給你留下一扇打開的窗,而你自己,一定要有永不言敗的行動!

8月6日 夢想要從行動開始

要把握時機確實要眼明手快地去“捕捉”,而不能坐在那裏等待或因循拖延。

有一個很落魄的青年人,每隔三兩天就到教堂祈禱,而他的禱告詞每次都相同。

第一次,他來到教堂跪在聖壇前,虔誠地低語:“上帝啊,請念在我多年敬畏您的份上,讓我中一次彩票吧!”幾天後,他又垂頭喪氣地回到教堂,同樣跪著祈禱:“上帝啊,為何不讓我中彩呢?”

又過了幾天,他再次去教堂,同樣重複他的祈禱。如此周而複始,不間斷地祈求著,直到最後一次,他跪著說:“我的上帝,為何您聽不到我的祈求?讓我中彩票吧!隻要一次就夠了……”

就在這時,聖壇上突然傳出了一個洪亮的聲音:“我一直在垂聽你的禱告,可是,最起碼你也應該先去買一張彩票吧!”

【劍橋箴言】

人生事業的建立,不隻是能知,更在於能行。即使擁有再偉大的目標,如果不付諸行動,也隻是畫餅充饑。

8月7日 敢於嚐試就能發現生機

事情不去做,連它難在哪裏都不知道,也就一輩子在那裏畏難,結果一事無成!

一艘遠洋輪不幸觸礁,沉沒在汪洋大海裏,幸存下來的九位船員拚死登上一座孤島,但島上除了石頭,沒有任何可以用來充饑的東西,更為要命的是,每個人都渴得嗓子快冒煙。

現在九個人唯一的生存希望是老天爺下雨或別的過往船隻發現他們。等了很久,也沒有一絲下雨的跡象,周圍除了海水還是一望無邊的海水,沒有任何船隻經過這個死一般寂靜的島。漸漸的,九個生存的船員支撐不下去了,一個接一個地失去知覺,昏過去,直到死亡。

當最後一位船員快要渴死的時候,他實在忍不住撲進海水裏,“咕嘟咕嘟”地喝了一肚子。船員喝完海水,一點兒覺不出海水的苦澀味,相反是甘甜無比,非常解渴。他想:也許這是自己死前的幻覺吧。便靜靜地躺在島上,等著死神的降臨。他睡了一覺,醒來後發現自己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