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6月 給快樂一個理由(3)(2 / 3)

“你真是個快樂的人。請將你的襯衫送給我們的元首,元首會好好感謝你的。”“襯衫是什麼東西?我從來沒見過。”

【劍橋箴言】

快樂是一種心境,當你感到快樂時,一件很小的事情也會讓你回味無窮。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個精彩瞬間,悉心體會其中的樂趣,你就會感受到無盡的快樂。快樂的心態需要培養,它不可能一天兩天的時間就可以做到,而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

6月24日 讓一切順其自然

隻有具有快樂性格的人才會感受到快樂的存在。

上帝交給天使一個任務,讓他牽一隻蝸牛去散步。可是蝸牛爬得實在太慢了。天使又是催促又是嚇唬又是責備,可蝸牛拚命地爬也跟不上天使的腳步。

天使又氣又急,真想丟下蝸牛不管,但又擔心沒法向上帝交代。他隻好耐著性子,讓蝸牛慢慢爬,自己則以一種接受蝸牛的速度跟在後麵。

這時,天使突然聞到了花香,他煩躁的內心突然平靜下來了,原來他們經過了一座花園。接著,他聽見了鳥叫蟲鳴,感到微風拂麵的舒適。後來,天使還看到了美麗的夕陽、燦爛的晚霞以及滿天的星鬥。

這一刻,天使終於領悟到了上帝的良苦用心:“他不是讓我牽蝸牛去散步,而是讓蝸牛牽我去散步呀!”

【劍橋箴言】

麵對這個世界,我們一開始總想著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造世界,讓世界按照自己的意願而存在、發展,其實這是不可能的,遠非人力所能達到的事情,可我們還可以適應這個世界,順其自然,不也照樣能讓自己感受到生存的快樂嗎?

6月25日 放過別人就是放過自己

總是樂嗬嗬的人最能說明他聰明,而愚蠢的人總是不停地詛咒與埋怨,他的生活充滿著黑暗與痛苦。

他20歲時被人陷害,坐了18年的牢。後來冤案告破,他終於走出了監獄。出獄後,他開始了年複一年的詛咒:“我真不幸,在最年輕有為的時候竟遭受冤屈。那樣的監獄簡直不是人居住的地方,狹窄得連轉身都困難。唯一的細小窗口裏幾乎看不到陽光,冬天寒冷難忍,夏天蚊蟲叮咬……真不明白,上帝為什麼不懲罰那個陷害我的家夥,即使將他千刀萬剮,也難以解我心頭之恨啊!”

10年後,他因病終於臥床不起。這時,牧師來到他的床邊禱告:“可憐的孩子,去天堂之前,懺悔你在人世間的一切罪惡吧……”牧師的話音剛落,病床上的他馬上大聲抗議:“我沒有什麼需要懺悔,我需要的是詛咒,詛咒那些施予我不幸命運的人……”

牧師長歎了一口氣:“可憐的人,您真是世上最不幸的人,對您的不幸,我真的感到萬分同情和悲痛!當你走出監牢本應獲取永久自由的時候,您卻用心底裏的仇恨囚禁了自己的後半生。”

【劍橋箴言】

一個人遇到了不幸的困境,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幸。可是不幸過後,如果一味地沉浸在對不幸的詛咒與責難中,那麼就再也看不到生命中的陽光了,這才是最大的不幸。給自己一條生路放過別人就是放過自己。

6月26日 過程就是一切

快樂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人生最重要的是快樂,而不是金錢的多少。

富商科比臨終前,見窗外的市民廣場上有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對他的孩子們說:“你們到那兒給我捉幾隻蜻蜓來吧。”

不一會兒,大兒子就帶了一隻蜻蜓回來。富商問兒子:“怎麼這麼快就捉了一隻?”大兒子說:“我用你送給我的遙控賽車換來的。”富商點點頭。

不久,老二也回來了,他帶來了10隻蜻蜓。富商問他:“你怎麼捉了這麼多的蜻蜓?”二兒子說:“我把你送給我的遙控賽車放在廣場上,如果誰要玩賽車交1隻蜻蜓就可以了。要不是怕你著急,我至少可以收18隻蜻蜓。”富商拍了拍二兒子的頭。

最後到來的是最小的孩子。他滿頭大汗,兩手空空,衣服上沾滿了塵土:“我捉了半天,也沒捉到一隻,那些蜻蜓好可愛,飛得那麼高,我蹦起來都捉不到它們。不過,有好幾次我差點抓住了!”小兒子眉飛色舞地講述著,似乎還沉浸在抓蜻蜓的快樂中。富商笑了,笑得滿眼是淚,他摸著小兒子掛滿汗珠的臉蛋,把他摟在了懷裏。

第二天,富商死了。孩子們在床頭發現了一張小紙條,上麵寫著:孩子,我並不需要蜻蜓,我需要的是你們捉蜻蜓的樂趣。

【劍橋箴言】

人生就是一種經曆,享受過程,回味快樂,這就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快樂不一定存在於結果中,隻要過程能帶來快樂,你就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