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青年就是著名企業家邁克爾。
【劍橋箴言】
目標的選擇比其他任何選擇都重要,在逆境中找到人生的目標,永遠不低頭,不要甘願做逆境的奴隸,無論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什麼角色,都要全力以赴。
1月29日 別讓理想打水漂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要駛向哪個碼頭,那麼任何風都不是順風。
這是一個發生在科羅拉多大學的真實故事,法學院院長決定,因為希爾曼的成績太差,讓他自動退學。
希爾曼的父親隻有高中文化,他當了40多年鐵路郵局辦事員。他知道兒子極想成為一名律師,建議希爾曼考慮一下威斯敏斯特法律學院,那兒開設晚上課程。父親的話強烈地挫傷了希爾曼的自尊。科羅拉多大學是一扇通向法官寶座和聲名顯赫的律師事務所的大門;而威斯敏斯特則是一所窮人學校,沒有享受終身職位的教授,也沒有法律權威評論,其學生白天都在打工。
但是,希爾曼最終還是去見了威斯敏斯特學院院長克裏福特·米爾斯。米爾斯院長允許希爾曼在威斯敏斯特學院注冊入學,但有一個條件,他得重修一年級的所有課程。
因為這是第二次機會,希爾曼加倍努力地學習。第二年,教希爾曼一門課程的教授過世了,希爾曼不可思議地應邀接任了他的課程。證據研究後來成了希爾曼的終生專長。
28歲是希爾曼人生輝煌的開始,他成了丹佛市最年輕的鄉村法官,當選了地方法院法官,接著被總統任命為美國聯邦司法部地方法院法官。後來,他獲得了科羅拉多大學頒發的喬治·諾林獎以及授予的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劍橋箴言】
當你在前進的路上彷徨而不知所措,你不妨停下來問一問自己,你的理想是什麼?堅定你自己的理想,讓理想紮下根去,就能戰勝挫折。
1月30日 成功需要1949次拒絕
立誌是事業的大門。
一位窮困潦倒的年輕人懷揣做演員的簡單夢想闖蕩好萊塢。當時,好萊塢有500家電影公司,他根據自己劃定的路線,帶著量身定做的劇本前去一一拜訪。但第一遍下來,所有的電影公司沒有一家願意聘用他。
麵對百分之百的拒絕,年輕人沒有灰心,從最後一家電影公司出來之後,他又回去從第一家開始,繼續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在第二輪拜訪中,他仍然遭到了500次拒絕。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第二輪相同。接著,他又開始第四次行動。當他拜訪完449家後,第450家電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應讓他留下劇本。
幾天之後,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並請他擔任男主角。落魄的年輕人就是後來稱霸好萊塢的史泰龍,他拍的第一部電影是《洛奇》。
【劍橋箴言】
如果一個人活著沒有自己的目標,那麼他們在世間行走,就像河水中的一棵草一樣,隻能隨波逐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定要有一顆百折不撓的心,太脆弱的心靈等不到成功的來臨就已破碎。
1月31日 夢想使我們戰勝人生的極限
在理想的最美好的世界中,一切都是為最美好的目的而設。
他從小就喜愛籃球,可因個子不高夥伴們都嘲笑他。
有一天,他傷心地問媽媽:“我還能長高嗎?”媽媽鼓勵他說:“你當然可以長得很高很高,會成為人人都知道的大明星。”從此,他心裏充滿著長高的美夢。
高中已經畢業了,他麵臨著嚴峻的考驗:隻有一米六五身高的他,能打好職業籃球賽嗎?他很自信:“別人說我矮,反而成了我的動力。我偏要證明矮個子也能打好籃球。”於是,在各個賽場上,從下方來的球百分之九十都被他收走了。他個子越是矮,越是能飛速地運球過人。
後來,他成了NBA全聯盟中最矮的球員。他就是美國籃球明星博伊金斯。
【劍橋箴言】
理想如辰星——也許我們永遠不能觸摸到它,但在陷入人生的風浪之中時,我們可以抬頭看那盞星光,借星光的位置走出風浪。沒有大到不能完成的夢想,也沒有小到不值得設立的目標,隻有朝著確立的目標前進,才能有成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