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1月 聽從夢想的召喚(2)(1 / 3)

去紐約的人發現,紐約到處都可以發財。隻要想點辦法,再花點力氣就可以衣食無憂。憑著鄉下人對泥土的感情和認識,第二天,他在建築工地裝了10包含有沙子和樹葉的土,以“花盆土”的名義,向不見泥土而又愛花的紐約人兜售,一天下來淨賺了50塊錢。一年後,他竟然憑著“花盆土”擁有了一間小小的門麵,開始他的輝煌事業。

不久,他坐火車去波士頓旅遊。一個在大街上撿破爛的人伸手向他乞討,兩人都愣住了:因為他們曾經在五年前互換過車票。

【劍橋箴言】

不同的選擇決定不同的命運,老板和乞丐在這裏有了分水嶺,要想擁有高質量的人生,就要敢冒更大的風險。

1月10日 生命不需要被保證

宿命論是那些缺乏意誌力的弱者的借口。如果將自己的發展依賴於別人的定位,而沒有自我實現的欲求,就不可能做出一番事業。

一位成功人士在回憶他的經曆時說——

“小時候,我在一場考試中得了第一名,老師送我一本世界地圖。我很高興,跑回家一邊燒水,一邊在灶邊看埃及的地圖……”

“正當我看得入神的時候,突然跑過來‘啪、啪’給了我兩個耳光,‘看什麼埃及地圖。’打完後,還踢我屁股一腳,火都熄了,用很嚴肅的表情跟我講:‘我給你保證!你這輩子都不可能到那麼遙遠的地方去!趕快生火!’

“我當時看著我爸爸,不敢相信,爸爸怎麼給我這麼奇怪的保證?這一生真的不可能去埃及嗎?20年後,我第一次出國就去了埃及,我的朋友都問我:‘到埃及幹什麼?’我說:‘因為我的生命不要被保證!’

【劍橋箴言】

被別人保證,並且照著別人的保證去做的人,他的生命注定隻能平淡無奇,碌碌無為。隻有對自己的生命充滿激情和幻想的人,才會不斷地超越自己,達到一個又一個高峰,人生才會因此而絢麗多彩。

1月11日 不要隻為現在而生活

當一個人內心開始鬥爭時,生存就有了價值。

他是一個喜歡拉琴的年輕人,身無分文的他剛到美國時,與一位黑人琴手結伴在一家商業銀行的門口賣藝賺錢。

過了一段時間,他賺到了不少賣藝的錢後,就和那位黑人琴手道別,因為他想進入大學進修,他將全部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提高音樂素養和琴藝上……

十年後,他發現黑人琴手,仍在那最賺錢的地盤拉琴。黑人琴手很高興再次見到他,並問:“兄弟啊,你現在在哪裏拉琴啊?”

他回答了一個很有名的音樂廳的名字,黑人琴手點點頭:“那家音樂廳的門前也是個賺錢的好地盤。”

他哪裏知道,十年後的夥伴以一位國際知名音樂家的身份經常應邀在著名的音樂廳中登台獻藝。

【劍橋箴言】

在激流湍急的生活中,一定要記住,停滯就是失敗。生活教會我們許多真理,活著不是為了吃飯,而努力是通往一切榮譽的必經之路。

1月12日 專心做好一件事

追兩隻兔子——將會一無所獲。

他是一個年輕有為的畫家,曾經在國內外多次舉辦畫展,頗受好評。有記者問他:“你為什麼這麼年輕就取得了這麼多的成就呢?”他微笑著說:“因為我很小的時候就專心於學畫,況且十幾年來始終如一。”

小時候,他興趣非常廣泛,並且還要求自己都要得第一。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於是,他整天悶悶不樂,心灰意冷,學習成績也因此一落千丈。

父親知道後,並沒有責罵他,給他做了一個實驗:讓他雙手放在漏鬥下麵接著,然後撿起一粒花生投到漏鬥裏麵,花生順著漏鬥滑到了他的手裏。父親投了十幾次,他的手中也就有了十幾粒花生。然後,父親抓起滿滿一把花生一下子放到漏鬥裏麵,花生相互擠著,竟一粒也沒有掉落下來。

父親意味深長地說:“這個漏鬥代表你,假如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每天你就會有一分收獲。可是,當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擠到一起來做,反而連一分收獲也得不到。”

【劍橋箴言】

羅曼·羅蘭說:“與其花許多時間和精力去鑿許多淺井,不如花同樣的時間和精力去鑿一口深井。”每個人都是一塊寶,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就能讓每一塊金子都發光。但若寶貝放錯了地方則與他物無任何不同。

1月13日 夢想在堅持中延伸

在為夢想奮鬥的過程中,能夠讓我們獲得榮譽的最關鍵因素,來源於內心的信念。

約翰遜用母親的家具做抵押的500美元貸款,開辦了一家小小的出版公司,並創辦了《黑人文摘》。

為了擴大發行量,他組織了一係列以《假如我是黑人》為題的文章,請白人在寫文章的時候把自己放在黑人的地位上,嚴肅地來看待這個問題。他覺得羅斯福夫人寫這樣的文章最有說服力,便向她寫信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