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

悅·閱讀

作者:羅蘭

春天在哪裏?在微風中,在湖麵上,在樹林裏,在……如何把春天巧妙地捕獲,讓她變成美妙的文字,流淌在我們的文章裏?本期主題閱讀,讓我們通過幾篇文章,向作家討教一二。

春在北國如剪的東風裏,挾帶著漫天黃沙,吹透少女們薄薄的春衫,吹醒凍僵的大地。

春在解凍的河麵上,那大大小小的,如雪嶺崩坼的冰塊,在隨著河水流去,發出淙淙的聲音。

春在每一株桃李的枝上,那湛綠如藍的海,載著向遠方追尋的,年輕的心。海風吹拂女孩的裙裾,男孩的衣襟,述說著遠古的每一個春天,記錄著盈滿宇宙,起自洪荒,奔向無限的莊嚴的生命。

春在永不回頭的戀人的信箋裏。他說:“讓我們同在,就永遠是春天。”於是,他們就這樣憑一紙短箋同在。那裏有他的黑發,她的明眸。信箋上那四月的日子,就如此堅貞地留住了年輕的春天,那樣永恒的“花如繡,草如茵”。

春在不老的亞熱帶的島上,春在雙溪,春在雨聲,春在竹山,春在墾丁。即使冬來時,山上也滿是杜鵑的春訊。在寒風冷雨的早晨,林外的一朵桃紅,也使你忘記這是深冬。

春在那“路遠山深不怕寒,似共春相躲”的山中教師的信裏。每到臘月,她就搶先報告春訊。附三兩枝梅花在信封裏,說:“你知道嗎?‘這裏’整個的山穀,從早到晚都飄著梅香。希望你能擺脫紅塵數日,到山裏來共享這春天,梅花與桃花都在等你。”

春在海外好友的畫幅裏。他畫上滿紙的水仙,說:“你見過嗎?向這個國度報告春之喜悅的,是滿地開遍的水仙。一切在這裏都奔放開朗,連水仙都不必含蓄。”

春在嬰兒露出乳牙的笑臉上。讓你想起院中那不知何時鑽出地麵的兩枚新葉,無邪地歡呼著:“這世上隻有許諾與善意。”

春在老農的皺紋裏。看遍了一生的風霜雨雪,他仍是如此地相信,過了大寒,就是立春;過了雨水,就是驚蟄。

以“春在”起首,一列列相似的句子鋪排下來,居然成就了一篇好文章。

這樣的作文手法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容易在於,這種結構很好模仿,就像用一個固定的起首詞造句,把句子堆在一起,文章也就寫完了。但要寫得漂亮,卻又很不容易。這類寫法如同線繩穿珠,天生具有條理清晰的優點,可以幫你梳理思路,降低謀篇布局的難度。但唯有穿“珠”,才能真正發揮出它的優勢,否則不過是句子的堆砌罷了。

同樣以“春在”為題,模仿這種方式寫一篇作文,注意在你的“線”上多穿些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少些陳詞濫調,無病呻吟,最後再對“珠子”的順序動動腦筋,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