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悶聲的鋼瓶爆炸,雖然並沒有又引起死灰複燃,但總指揮官們還是不放心,又進行了一波第二輪兩百枚滅火彈的打擊,讓大樓裏的濃煙一下子完全降落,呈現出死寂一樣的狀態。
這種狀態,持續等待了5分鍾時間,確認,再無出現新的爆炸和大火可能。
大樓周圍已圍滿了各種重型消防裝備,此時,也開始準備撤離的工作。
雲梯車又連接著專用消防車,開始由高而低地逐個樓層進行降溫,並進行近距離滅火檢查。
雲梯也夠不到的最高的幾層樓,還必須由消防人員穿戴著防毒麵具和呼吸器,開始登上雲梯車。
總指揮此時,一而再,再而三地交待著,讓準備進入大樓的消防人員,千萬要機智一些,避開爆炸物質。
在場的其他人員,也是一樣地心態,大家都成了驚弓之鳥,遇到杯弓蛇影,都會緊張萬分。所有人幾乎都真是被“三合一場所”中的液化氣鋼瓶罐嚇破了膽。
在整個滅火救援過程中,那些鋼瓶,完全如同定時炸彈,隨時都會在進入火場的人員身邊爆炸。
直到最後,三台4管滅火炮仍在待命,隨時準備出現異常,堅決反擊。
這三台4管滅火炮,是在原蘇聯的車載4管火箭炮的基礎上改造的。
原先的嘎斯車,被換成了解放牌大卡車。
以前發射平台和裝填係統,基本上保持不變,原樣移植到了東風汽車公司的解放牌大卡車上。
並且裝填係統還進行了改進,使得自動化程度有所提高。
兩輪打擊發射間隔已經達到1分鍾之內。
這使得像對付漢中街紡織品市場大樓這樣的大型場所,一般隻需三台這樣的車載4管消防滅火炮,就能形成強大的滅火實力。
從此次消防滅火的實際中,可以發現,目前這種車載4管消防滅火車,還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是滅火彈的滅火劑問題。
一是在有被困人員的情況下,不能使用滅火炮。因為現在的滅火劑,還都是用化學製劑,以造成較大範圍的氧氣稀缺為目的,並形成隔離膜層,把著火物質與空氣隔斷。
二是滅火彈落入火場中時,如果碰到易爆物質,有可能引發爆炸。使得滅火炮的使用也受到限製。
這些致命的缺陷,也使得在搜救被困人員的過程中,基本上不能使用滅火炮。
因此,這種滅火炮,雖然很強大,機動也比較靈活,但卻還是在關鍵的時刻拉不上去。
也有人稱這種滅火炮為“馬後炮”,也正是這種原因。
直到消防人員到達頂樓,才全部確認了整個滅火工作的結束。
很快消息傳給了穆宇,他在醫院裏趕緊處理了一下傷勢,在媒體記者們趕到之前,登上了颼鷈直升機,飛往武警消防總隊的大操場。
(這段時間每日更新的時間總是沒法保證,請原諒。不過,每日三更不會變,即使上傳時間滯後,也都會補上,不會少。感謝大家訂閱,還求多多推薦,多多收藏,多多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