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輿論導向(2 / 2)

斯蒂文斯把搜集整理出來的,含概了全部來龍去脈的情況資料,都歸納打印了出來。

他打開第一個卷宗,一個巨厚無比的大文件夾,大家以為這個文件夾就像一個書包,可以裝很多東西,但不一定能用到多少空間。

但是大家想錯了,那個文件夾打開後,裏麵幾乎夾滿了各種資料。

而且資料歸檔分類非常清楚,全部用口取紙標簽好了。

這讓大家感覺到的第一件事,並不是斯蒂文斯所的後院起火。而是,讓大家無比地驚歎斯蒂文斯的文字處理能力,以及他做事認真專注的精神。

同時,這也讓大家對斯蒂文斯往下所的每一句話,無形中都不會懷疑沒有根據或不具有權威性。

這還沒完,他打開第二個卷宗,才:“這個才是我所做的分析研究,以及得出的初步結論。”

“噢!”大家這才想起來,剛才所的事情。原來一夜之間,世上已過百年。這不是神話,這是目前大家的感覺。

正當大家都在關心穆宇的傷情時,媒體輿論就開始了轉向。

本來人們都在為英雄祈禱、祝福,指責政府官員不作為、亂作為,把江礄科技大廈管理的一團糟。

管理部門,對失火的原因,有很大的責任。

失火後,又造成救援困難。

消防設施損壞殘缺,裏麵防火門幾乎都被改換成了防盜門,消防人員進不去,被困人員出不來。

但當消防部隊撲救工作結束,人員撤離後,輿論就開始把關注點,側重到了二次爆炸的問題。

最後一麵倒地,開始指責發射滅火炮的命令有誤。

輿論認為,發射強力滅火炮的命令,開始就不對,一下子陷穆大隊長和另一名被困人員於危險,甚至於死地。

後來,得益於聯合國官員,強行不執行命令,才使穆宇大隊長和另一名被困人員被救出。

之後,又繼續下達了錯誤的命令,致使引爆違禁化學品物質。

而且,輿論顯然是經過了專業人員的過濾和引導。

比如隻字不提當時的情況下,為什麼兩次都要發射滅火炮,裏麵的具體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完全沒有人關心。

還有就是,發射滅火炮之前,行政管理部門欺騙消防部隊,聲稱樓內無違禁物質,無易燃易爆物品,無化學品,這樣的欺騙後果可想而知。

但整個輿論導向,都被進行了過濾,對一些關鍵的原因,隻字不提。

更有甚者,網絡上的過激言論非常具有煽動性,什麼“消防指揮官故意殺人!”什麼“必須懲治凶手!”之類的帖子,大有一呼百應,群情激憤的聲勢。

金晨和李昌瑉、雨田裕太聽到斯蒂文斯介紹的這些消息,覺得太不可思議了,甚至不相信會是這樣。

斯蒂文斯則:“這些文字材料,是我搜集的證據,即使有人刪除一些帖子,我這裏也有了記載。”

(明就是端午節了,祝大家節日快樂!還請多多訂閱,多多推薦,多多收藏,多投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