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大欽茂說:“把看守營房一萬老、弱、病、殘士兵交給你使用,悟緣主持為軍師”。文武百官再一次搖頭,這樣的統帥再配這樣的軍師能打勝仗?其實,悟緣主持就是當年勇冠三軍的那仁花,她智勇雙全,一對流星球夾一口金刀有萬夫不當之勇……。這些在事情場的人中除了國王大欽茂,再無任何人知道。
貞孝公主說道:“末將得令”。
太後崔順女說道:“我願陪著貞孝公主去一趟邊關?”她的意思是:擔驚受怕的,不如趁機逃回新羅國去?
大欽茂國王心裏明白,這是要往回跑?不如讓她表現,趁機抓住她的狐狸尾巴……。說道:“準奏!”為了麻痹太後崔順女,將計就計,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大欽茂還降旨命崔順女一個虛職----渤海國征東監軍。
實際上,此次阻止新羅入侵的整體安排是這樣:貞孝公主為征東大元帥;由貞惠公主接任六頂山主持,已經還俗的悟緣師傅,現在改稱渤海國王後的那仁花為軍師;另派作戰經驗豐富、個個驍勇善戰五虎大將軍宛洪烈、那九、李勳、高泰烈、大門藝為副將,宛洪烈兼任先鋒,大門藝負責糧草;校軍場欽點三萬精銳部隊。
待密探來內奸把假情報發出後,把崔老漢控製起來之後,太後崔順女隨軍由專人監控。
國王大欽茂一聲令下:“出發!”咚!咚!咚!三聲炮響,征東大軍浩浩蕩蕩地向邊關出發。先鋒官宛洪烈帶一隊人馬在前麵開道;元帥貞孝公主騎馬與騎著“鹿公子”軍師那仁花母女在隊伍中間,貞孝公主一身銀白色戰袍、頭盔,腰間係著一對流星球,手提一把金刀威風凜凜、寒氣逼人,與她美貌結合英姿颯爽、巾幗不讓須眉。而那仁花還是尼姑打扮,騎在梅花鹿上透出一股“道骨仙風”;在這對母親身後是乘坐馬車的征東監軍、新羅國奸細、渤海國太後崔順女;她們周圍有錦衣衛保護……。大門藝壓運糧、草斷後。大軍行至離邊關城池----東港二百裏的刪城安營紮寨、埋鍋造飯。
第二天清晨,貞孝元帥精神抖擻地做在大帳中,軍師那仁花英姿勃勃、監軍崔順女深色慌張分做兩旁。“那九將軍聽令:帶著你們自己的人馬去邊關東港接應盧將軍回府……”把令牌扔到地上。
那九將軍在地上撿起令牌說道:“末將得令”。按照貞孝公主的安排,那九將軍隻代了五千化妝成老、弱、病、殘的士兵,向東港城一盤散沙似的前進。還沒到城下,那九發現的與預想的一樣,東港城已經被埋伏的新羅,突厥士兵包圍,他下令到:“放慢腳步”。話音剛落,“咚”地一聲炮響,埋伏的新羅,突厥士兵一躍而起,衝出伏擊點,“殺!”、“喊聲!”衝向渤海國“老”、“弱”、“病”、“殘”的士兵。這些渤海國士兵招架幾下丟盔卸甲地往回跑,一邊跑還一邊喊:可了不得了!快跑吧!中埋伏了!新羅兵太厲害!突厥兵太厲害!打不過了!快跑吧!……!
貞孝元帥把那九派出去之後,馬上又說道:“宛洪烈、李勳、高泰烈將軍聽令”。
宛洪烈、李勳、高泰烈副將說道:“末將在”。
把你們的士兵散開,十人一個火鍋,用“刪城之鼓”為火鍋料,加幹糧為晚飯,豆鼓火鍋燉的越香越好。但不要忘了隨身攜帶兵器,身穿盔甲。
宛洪烈、李勳、高泰烈異口同聲說:“末將得令”。他們同時退出大帳。
那九的“老”、“弱”、“病”、“殘”的士兵並非真正的“老”、“弱”、“病”、“殘”,而是裝出來的,他們與新羅、突厥士兵且打且退,用時間慢慢地消耗敵人體力……。
邊關東港城池內盧泰瑜的軍隊在軍師胡達的指揮下,由王時倫副將帶領下,按貞孝元帥安排和派人送來的情報,他們在這些新羅、突厥士兵後麵追擊敵人,迫使他們隻能往前,不能後退。可是在他們的後麵又有一批新羅、突厥的預備隊士兵在他們的屁股後麵追擊他們。又迫使他們隻能往前,不能後退……。
郎雅、胡雅搬來的日本國船隊的一萬都精銳之師登路後,又在批新羅、突厥的預備隊士兵屁股後麵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