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唐朝王皇後、竇皇妃落難(1 / 2)

在唐王朝發生了一場政治叛亂,是由安祿山與史思明發動,同中央政權爭奪統治權的戰爭,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是因為唐玄宗晚年不管朝政引起。

隨著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間屢次開疆拓土,先後平定遼東、西突厥、吐穀渾等地區,使唐朝成為一個國境極為遼闊的國家。同時,為了加強中央對邊疆的控製、鞏固邊防和統理異族,唐玄宗於開元十年便於邊地設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此等每以數州為一鎮的節度使不單管理軍事,而且因兼領按察使、安撫使、支度使等職而兼管轄區內的行政、財政、人口編戶、土地等大權,這就使得原來為一方之長的州刺史變為其部屬。據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節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以至於成為唐皇室隱憂。加之,唐朝最高統治朝廷開始日益腐化。從開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錢就上百萬。楊氏兄弟姐妹五家,聲色犬馬,權欲熏心,過著荒淫糜爛的生活。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百姓的負擔,使廣大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身兼範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趁唐王朝內部空虛腐敗,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15萬士兵,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範陽起兵。當時國家長久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民疏於戰,河北州縣立即望風瓦解,當地縣令或逃或降。安祿山從範陽起兵,長驅直入,至十二月十三日攻占東都洛陽,僅用了三十五天時間。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就控製了河北大部郡縣,河南部分郡縣也望風歸降。

唐玄宗得知了安祿山反叛的消息,龍顏相當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兼任範陽、平盧節度使,準備防守,接著任命他的第六皇子榮王李琬為元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東征。

這日淩晨唐玄宗逃離長安,到了馬嵬坡途中將士饑疲,六軍不發,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請殺楊國忠父子和楊貴妃。楊國忠被亂刀砍死,玄宗命令高力士縊死楊貴妃。後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天寶十五年安祿山占領長安、洛陽,進入安史之亂的最高峰。王皇後和竇皇妃一看皇帝最寵愛的楊貴妃都被縊死,他倆收拾收拾細軟,租了馬車逃了出來。

二人也不知東南西北,不知什麼日子,西裏胡度逃到渤海國邊疆。在渤海國之疆土正當士兵對二位進行檢查時,都利行太:“你們二位是什麼人?”

一女子王皇後回答到:“本宮由於“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京城長安,縊死最寵愛的楊貴妃,我們趁機逃離皇室,迷路才誤入渤海國,請大人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