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全書實用方法提要(2)(3 / 3)

怎樣學習比學習什麼更重要

1.四十五分鍾最關鍵——緊緊抓住課堂

1)培養認真聽課的習慣,要從訓練專心致誌的日常行為習慣開始;

2)告誡孩子上課時要專心,緊跟老師讀、寫、算和思考;

3)鼓勵孩子積極舉手回答問題;

4)要求孩子及時做筆記,敢於提問;

5)培養孩子的認真精神;

6)查找孩子上課不認真的原因並著力解決;

7)向老師請求幫助。

2.“複習是學習之母”

1)要求孩子(上學的)每天複習15分鍾;

2)要求孩子每周複習一個小時;

3)建議孩子考試前幾天主要是搞複習;

4)告訴孩子,複習主要就是迅速翻看書本、筆記本、作業本、試卷等,對知識要點進行記憶和鑽研;複習內容包括當天學的、前幾天學的、前幾周學的(自己不熟悉的)知識;

5)家長在各種場合和機會反複強調複習的重要性;

6)運用“喊口號激勵法”強調複習的重要性。

3.自主學習出尖子——學會自學

1)讓孩子預習功課;

2)可以讓成績優秀的孩子提前自學、超前學習;

3)讓孩子自由廣泛的閱讀;

4)讓孩子逐步學會自主學習(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來科學安排學習時間和內容);

5)告訴孩子學習並不僅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6)不要讓孩子完全陷入老師布置的作業堆中。

4.“學而不思則罔”——勤於總結思考,善於觸類旁通

1)要求或建議孩子經常對知識進行梳理、歸納,從中找出重點、難點和自己的薄弱環節;

2)要求或建議孩子研究、思考、記憶重點、難點和自己的薄弱環節;

3)要求或建議孩子善於找規律、找方法,能夠舉一反三;

4)要求或建議孩子開展畫表格、編知識鏈、畫知識結構圖、編“錯題本”等學習行為;

5)不要讓孩子陷入題海中;

6)調動了所有的教育和管理方式方法去引導孩子學會總結、思考。

5.做時間的主人——會珍惜和把握時間

1)使孩子明白時間重要性的道理;

2)讓孩子樹立目標和理想;

3)要求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有時間觀念,設置時間限度;

4)要求孩子製作作息時間表並且嚴格執行;

5)讓孩子學會利用零散時間;

6)不斷培養孩子學習、生活的計劃性;

7)從培養意誌力、控製力著手,綜合運用賞識、約束、批評、懲罰等手段以及言傳身教等方法,來改變孩子拖延、拖拉的壞習慣;

8)培養孩子生活上動作快捷的習慣;

9)跟孩子倡導生活的簡單化。

6.“凡事預則立”——學習要有計劃性

1)綜合性計劃一般也應將生活、娛樂、休息等內容編排進去;

2)要求或建議孩子對自己作全麵分析後作學習計劃;

3)和老師、孩子一起對孩子進行學習的“全麵體檢”,了解孩子的優勢和劣勢;

4)要求或建議孩子根據本著“主抓薄弱,兼顧全麵”的原則製訂學習計劃;

5)學習計劃主要是指完成老師作業後的自主學習計劃;

6)計劃不要訂得太死板,要留有餘地,要能基本做得到;

7)計劃關鍵在於執行;

8)不要讓優秀的孩子“成為老師布置作業的犧牲品”;

9)通過多種形式、手段提醒、強化孩子學習的計劃性;

10)可以讓孩子每天用小紙條做學習計劃。

7.喜歡睡懶覺的理科狀元——尋求高效的學習效率

1)告訴孩子高效的學習效率既來自方法技巧層麵,也來自意誌、情感層麵;

2)督促孩子做好學習計劃安排;

3)要求孩子在學習中始終有時間的約束和導引;

4)告誡孩子在學習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快捷的思維速度;

5)營造清淨、整潔的家庭環境;

6)讓孩子在學習的間隙開展鍛煉、娛樂;

7)要求或建議孩子進行交叉學習(不同科目交替安排);

8)建議孩子嚐試運用“多感官感受學習法”;

9)建議孩子不斷改進和優化記憶的方式方法。

8.查漏補缺是整個高三學習的核心戰略

1)告訴孩子查漏補缺就是不斷發現、清除知識、能力中的錯誤和薄弱環節;

2)要求或建議孩子從考試試卷、作業本、練習冊等資料中查找自己的問題與錯誤;

3)要求或建議孩子在查漏補缺問題上請教老師和同學;

4)告訴孩子學習上的“漏”和“缺”應該不僅僅是知識點,還包括學習能力(如思維速度慢、不細心等);

5)要求孩子建立“錯題本”;

6)告訴孩子“補”的方式應該根據問題和錯誤的情況“對症下藥”;

7)運用多種方式、手段(如運用“喊口號激勵法”、給孩子寫小紙條等)強化孩子“查漏補缺”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