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中等收入階層對高校體育場館的要求
體育鍛煉中最大的鍛煉人群當屬中等收入階層的人群,工薪階層,他們對體育鍛煉的追求很具有針對性,更加傾向於體育對自身健康的提高。所以,一切使身體健康的設施都可以,同時需要消除一切不利於鍛煉和健康的隱患,包括體育場地的一些瑕疵。
3.3低收入階層對高校體育場館的要求
在體育鍛煉人群中,要求最低,甚至沒有要求的人群當屬沒有或收入極低的人群,他們本來對高校體育場館沒有更多的概念,他們基本都在免費的公園、廣場來鍛煉身體。隻有在體育場館免費或收費很低,他們能接受的情況下才會選擇利用高校體育場館來鍛煉身體。所以,對他們低收入階層來說,高校體育場館是完美的。
4 沈陽市高校體育場館現存的狀況與問題
4.1沈陽市高校體育場館現存的狀況
根據最新調查顯示沈陽19所高校體育場館中對外開放的高校有19所,開放率100%,體育場全部都是免費對外開放。而體育館在對外開放上采用的是付費的方式,采用這種方式的學校有15所,占所有學校的78.9%。有4所高校體育館采用不對外開放的方式,占所調查高校數量的21.1%。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沈陽大部分的高校能夠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主動開發利用自身的場館。
4.2沈陽市高校體育場館存在的問題
場地不足,利用率偏低,在沈陽的高校中,對外開放的體育場館很少,不足以滿足市民對體育場館的開放,嚴重影響了居民參與體育的熱情;場地大小變化缺乏彈性,很多場館的使用麵積直接影響了對開開放的水平,有些體育場館更多隻限於籃球比賽,缺乏一定的彈性變化;目前高校場館缺乏對學生的吸引力,學生對體育的需求是多樣的,全角度的,體育場館的局限使得在校學生和社會鍛煉人群無法積極參與其中,缺乏一定的吸引力;體育場館缺乏有效的運營管理機製,運營缺乏靈活性。
5沈陽市高校體育場館發展和管理的途徑措施
5.1 沈陽市高校體育場館的功能定位
高校的體育場館的功能定位決定了日後的對外開放和教學的水平,應該更加注重功能的定位,功能定位主要應該是服務學校體育教學、服務社會。這樣在協調的運營和管理體係中,高校體育場館的利用將充分體現出其價值。
5.2 沈陽市高校體育場館的利用原則
高校體育場館的利用原則決定了其對內教學支撐效果對外經營的管理效益,主要應該遵循經濟性、社會性和以人為本的原則。
5.3 沈陽市高校體育場館的利用模式和管理舉措
沈陽市高校體育場館的利用模式和管理舉措應該定位於對內利用和對外經營兩種。對內主要為體育教學提供場地保證和提供大學生文化活動場所。對外經營則采用公司管理模式、體育比賽模式、大眾休閑模式和專業訓練基地模式。
參考文獻:
[1]秦文明.高校體育設施社會化服務體係與管理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2]李愷憲.論校園體育文化的功能及其建設[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6.
[3]劉孝蘭,張豐.我國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模式的選擇[J].商場現代化,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