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小學英語口語的提高(2 / 2)

二、情境再現,培養說的興趣

一些學生膽小、害羞,沒有當眾大膽、清楚表達的習慣和膽量。真實的情景,可以將枯燥、抽象的知識寓於一個悅耳悅心的氛圍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把創設良好的語言氛圍,大膽地讓學生的嘴巴動起來,培養和訓練學生要敢於表達。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表演活動等多方麵教學資源,模擬情境,再現生活,讓學生在情境中學,在情境中用靈活運用口語。

1、直觀教學法

隨著教育設施的逐步完善,在校園裏我們也可以獲取各種信息來感知周圍世界的存在。視覺,在學習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百聞不如一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準備各樣的單詞卡片、頭飾、圖片、模型,玩具或利用簡筆畫都是很好的提高學生注意力的手段。我力求在教學每一個新詞時,學生都能親眼看見,既發揮了我大學時的專長,又讓學生邊看邊說,形象記憶的掌握所學的單詞。

2、情景教學法

針對小學生缺乏英語語言環境這一不足,如何創設真實情景,讓學生在真實環境中習得語言成為了難題。不過在幾年的教學中,我也有了自己的一點小經驗。如:在教學“Sorry,That’s OK.”和“Are you ready?Yes,I am.”時,我利用小學生喜歡玩遊戲的的特性,在上課時老師拿出來幾個皮球,告訴同學們:“這節課呀,老師和你們一起來玩球,怎麼樣啊?“學生們都非常高興。然後請一位同學,我笑著問:“Are you ready?”而且從表情、神態中盡量流露出含義,但不講出來。提示學生可以回答:“Yes or No”然後再請一位不會玩的同學上台,把球給他,悲傷地說:“Sorry.”引導他說:“That’s OK.”隨著活動的繼續開展,同樣的語言用在不同的學生身上,學生在反複感受語言的過程中,領悟出對話的具體含義。接下來再請一位能力強的同學代替老師的角色,然後不斷換人,這樣,全班就在玩球的過程中逐漸掌握了對話。

3、收看少兒節目

看少兒英語節目是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的途徑之一。現在國家教育部很重視英語教學從兒童抓起。在各類電視頻道中,如教育台,就有不少少兒英語節目。這些節目或從基本的字母、音標抓起;或用朗朗上口的兒歌引導;或配以適當的情景;或穿插各種遊戲……使學生在輕鬆、和諧的氣氛中學習英語,掌握英語。在以班級形式授課的課堂教學中;也可恰當地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把電視節目合理的運用到課堂教學,學生們不僅收看到了喜歡的節目,而且更容易對老師產生好感,更有利於學生對於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

三、學以致用,提高說的能力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流。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必須增加學生說的機會,隻靠課堂上的教學是不夠的,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課後時間,讓學生養成說英語的習慣。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小學英語口語教學要求教師能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靈活采取多種手段來創造和諧而有效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和保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使他們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在真實而有意義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運用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