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在國際貿易中如何創新供應鏈融資方法的思考(1 / 2)

企業在國際貿易中如何創新供應鏈融資方法的思考

企業成長

作者:李夢瑤

[摘要]供應鏈融資是一種新型的融資方式,將其運用在國際貿易中,有利於中小企業獲取融資優勢、增強融資靈活性、降低融資成本,從而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資金短缺問題,對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增強供應鏈競爭力有著重要作用。從供應鏈融資的含義入手,對企業在國際貿易中運用供應鏈融資的意義以及創新供應鏈融資的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國際貿易 供應鏈融資 核心企業

一、供應鏈融資的含義

供應鏈融資是指基於供應鏈上核心企業和中下遊企業之間長期貿易合作關係,由商業銀行或物流公司主導,其他金融機構參與的一種新型融資模式。在供應鏈中,核心企業往往具備實力強、規模大、行業影響力廣的特點,由於核心企業與上下遊企業進行貿易合作時,通常會在交貨、賬期、價格等方麵提出苛刻的條件,使得上下遊企業的資金缺口壓力增大,加之這部分企業又難以獲取銀行貸款,所以極容易造成整個供應鏈體係失衡。而供應鏈融資作為一種新型融資模式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上下遊中小企業可以憑借與核心企業的合作關係獲取商業信用,使銀行在考慮放貸時不再以中小企業的規模、固定資產、行業特點以及擔保方式為重點審查內容,而是將供應鏈上核心企業信用水平、實力規模作為重點審查事項。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獲取了信用增級,銀行可放寬對中小企業貸款的限製,為其提供融資服務。

二、企業在國際貿易中運用供應鏈融資的意義

(一)有利於企業獲取融資優勢

在供應鏈融資模式中,銀行通過衡量核心企業的市場地位和供應鏈管理水平決定是否對中小企業發放貸款,增加了中小企業獲取融資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麵:其一,供應鏈中進出口中小企業在與核心企業建立貿易合作關係情況下,使中小企業借助核心企業的信用降低了銀行授信風險,從而有利於促使各供應鏈企業處於更加平等的貿易地位。其二,進出口中小企業可從銀行獲取貸款,緩解了資金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中小企業迅速擴大進出口貿易規模,有利於增強中小企業的競爭力。

(二)有利於增強融資的靈活性

在以往的國際貿易融資中,出口企業僅能夠在國際貿易的某個業務流程環節獲取銀行貸款,並且還要向銀行提供質押物作為擔保,不僅使融資方式過於僵化,而且還需要受諸多融資條件限製。而企業在國際貿易中運用供應鏈融資方法,可以使企業根據自身對資金的需求,在國際貿易業務流程的各個環節進行融資,如,企業既可以在貨物裝船前融資,也可以在貨物裝船後融資。在核心企業與出口企業確定訂單後,出口企業便可以根據貿易業務流程選擇不同階段、不同比例進行融資。由此可見,在國際貿易中企業創新運用供應鏈融資方法,極大地提升了融資的靈活性。

(三)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通常情況下,國際貿易融資所采用的一些主要方式的定價基本都是固定不變的,即使在國際貿易業務進行的過程中,該價格也不會隨之調整。就供應鏈融資而言,它的定價方式是動態發展的,其中貸款比例以及利率都會隨著貿易業務進行階段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同時還會隨著授信風險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調整。例如,貿易業務中的進口方在下達訂單的階段,由於不確定性相對較高,故此融資利率也比較高,可貸款的比例偏低,而隨著貿易業務的進行,銀行方麵所麵臨的風險持續降低,從而使得融資利率也隨之下降,此時的貸款比例則會升高。在這種動態定價的模式下,融資比例與利率以及授信風險全都能夠隨著貿易業務階段的不同而做出相應的調整,這符合銀行對風險進行有效控製的要求。由此可見,供應鏈融資既解決了進出口中小企業的資金缺口問題,而且還進一步降低了融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