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兮如看著盧茜的古靈精怪,有些無奈,像個長不大的孩子,可是她卻沒有意識到,自己也隻和盧茜一般大,但她似乎更加成熟,唯一保有童真的一麵,或許就是對美食的喜好。
中午休息的時候,葉輝獨自在宿舍整理孟兮如歸納的內容和自己歸納的內容。他把兩人整理歸納的內容相似的地方排在一起,不同的地方單獨列在尾頁,又用圖形形式更直觀的表現了內容。
葉輝發現,在這些參與問卷的學生中, 對於消費水平的選擇,超過一半的選擇是一頓飯不超過二十元,有一成的學生選擇可以接受五十左右的消費水平,至於其他的,在葉輝看來,參考價值不大。
在他看來,以現在的消費水平來衡量,那些隨便張口就消費百來塊的學生,無疑不是自己的主要目標。
“初期更應該以實惠,獨特贏取口碑,細水長流才能更好的發展下去。”葉輝在列表旁記下這樣一句話。
而在食物喜好方麵,大部分學生都寫了自己喜歡吃什麼菜,更願意吃什麼菜。他們不會去在意自己喜歡吃的菜分屬哪個菜係,因為這些無法讓他們一飽口腹之欲。
在選擇上,大都喜好小炒,夾雜著一點肉沫就可以,而他們給出的理由也很簡單,伴著米飯更好下咽。
“那還沒有鹹菜下飯呢。”葉輝嘀咕道,突然想到前世風靡全世界的老幹媽,那可是掀起了調味品的全球風暴,“老幹媽現在應該還沒到那種程度,或許很多人還不知道,倒是可以發揮大作用。”
而更多的人都選擇了風味小吃,大都是自己家鄉特有的小吃,什麼麻辣燙,肉夾饃,手抓餅,涼皮米線這些常見的,也有諸如醬幹,酸角糕,香辣鴨等地方上的,尚未全國推廣的小吃。
葉輝想了想,在列表旁寫下,“相比於各類川菜館,湘菜館這些飯館,特色風味小吃更具操作性,量小,易拿易帶易食,不僅對於顧客來說方便,對於自己製作出售也是極為省時省力。”
葉輝最後看的是大家對氛圍,裝修的一些喜好。
令葉輝驚奇的是,盡管大家對於現有的那些古板裝修風格有些意見,覺得不美觀,不大方,可是卻沒有什麼改變的想法。
“唉,還是太固守思維了,不願在這些看似旁枝末節的地方下功夫。”葉輝歎了一口氣,隨即又振奮了起來,“別人不在意,別人忽視的地方,恰好是我的機會。隻要稍稍做出改變,我這裏就是獨一無二的,會吸引更多的顧客。”
想到這裏,葉輝在列表旁寫到,“裝修風格視店麵周邊環境和店內結構而做出相應調整。”
寫完之後,葉輝又重新理了理這些內容,對一些地方稍微做了一些補充。
“這就是我創業的參考文獻了,一切的起步就從它開始。”想著一切如果真如自己所想的那樣,那結果會是非常美好。
正當葉輝在幻想以後的時候,張旭突然從外麵跌跌撞撞的跑進來,喘著粗氣,急促的對葉輝說:“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