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戰役,成功的戰略
關於曆史上記載近乎吝嗇的“赤壁之戰”,劉備集團本身隻有打醬油的份,但既然孫仲謀同學與你合作,那就絕對不會滿足於讓你來打個醬油,畢竟,誰都不缺一個需要供起來的祖宗。
在孫權的拉攏和共同利益的促使之下,劉備集團也躋身於這場影響了日後三國曆史走勢的爭霸賽之中。
我們有理由相信,孫權此刻看上的絕對不是劉玄德同誌的大耳朵,而是他所占據的江夏這片土地,孫權要在別人家裏把侵略這趕出去;其次,關羽的水軍力量也是打動孫權的又一砝碼,諸葛亮當時過江忽悠仲謀同學就說過:“今士兵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這樣的話,在那個人口銳減的年代裏,任誰也不可能小看一萬軍隊的力量,況且對在北方生活了大半輩子的曹操來說,水軍正是他要命的地方。
在赤壁之戰中,整個劉備集團裏貢獻最大的還是關雲長同誌,他雖然沒有在不久之後的華容道出現,但此時的他卻將大量的水軍駐紮在漢江之上,他的目的有兩個:
第一: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曹軍從漢江進入長江,威脅孫劉聯軍後方。
第二:一旦曹操戰敗,他要防止曹軍從這裏沿水路逃走。
隆冬時節的漢江之上江風凜冽,旌旗飄揚,關羽站在戰船上遙望著北方,片刻的寂靜之後,遠處尋口(今湖北鍾祥西南)江麵上忽然鑼鼓喧天,文聘與樂進來了!
文聘本是劉表部下大將,荊州失陷之後歸順曹操,多年治理水軍,水戰經驗極其豐富,而樂進一向膽識過人(以膽烈從太祖)。曹操的戰略眼光是沒有疑問的,他派這二人攻打關羽的目的很明確,一旦漢江失守,孫劉聯軍很難避免被前後夾擊包餃子的下場。
從後來文聘被加封延壽亭侯、討逆將軍的事實我們就可以知道,這一仗,關羽初戰失利,沒有抵擋住文聘與樂進的進攻,軍隊退向漢津。
但關羽並不知道的是,這隻是他失敗的開始,接下來他將還將麵臨兩場同樣的失敗。
退往漢津之後的關羽還沒來得及喝口熱水暖暖身子,前哨官來報:“曹操大將徐晃、文聘、滿寵來犯!”
徐晃與關羽交情一直不錯,但是這種交情絲毫不影響徐公明同誌在戰場之上的打擊力度,雙方實力差異懸殊,關羽再次敗北,向荊城退去。徐晃與關羽是好朋友,但似乎又是他生命中的克星。今天隻是一個開頭,多年之後的關羽將再次敗在這位老朋友的手下,而且敗得是那樣的徹底。這就是各為其主的悲哀,同時也是私不廢公的大義。
最後的一戰即將拉開序幕,如果關羽再敗,他將退無可退,漢江通路將被曹軍打通,三國曆史也將被就此改寫。
這次來犯之敵依然又是文聘與樂進兩位大將,沒有退路的關羽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凜冽的江風吹動著長長的美髯,曹軍的戰船浩浩蕩蕩向著他駛來,關羽向全軍下達了最後的通牒:
“船在人在!船毀人亡!擅自退一步者,斬!”
戰爭需要靠精神,但永遠不是全憑精神,絕對的實力可以打破一切禁忌!自信心爆棚的曹軍豈是可以小覷的?
打得贏要打,打不贏也得打,關羽已經沒有了絲毫的退路,兩軍展開了激烈的交戰,靠著悍不畏死的精神,關羽暫時抵擋住了曹軍的攻勢,可是,實力就在那裏放著,這樣打下去,敗亡的肯定是自己,關羽似乎已經看到了那悲慘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