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孩子在一個就家庭中的地位毋庸置疑是越來越重要了,有天晚上,電視上播出一期采訪著名演員李少華的訪談節目,她是帶著自己的老伴和孫女去的,小孫女伶俐而憨厚,李少華在和她的互動中說,你是咱們家的什麼,小女孩低聲說“中心”,然後是一臉的幸福和滿足。作為一個媽媽,我對這個“中心”的理解是很具體的。

現在的小孩子大多數都是在“計劃生育”下出生的,從準備懷孕到十月懷胎,再到哺育、培養……每一個階段都傾注了家人的心血。對於城市獨生子女家庭來說更是如此,往往是六個大人關注一個孩子,孩子自然成為家中理所當然的“中心”!

我們愛孩子,這是毋庸置疑的。我們更希望孩子出類拔萃,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這是人之常情!而且現在也有條件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這是時代給孩子帶來的幸運。然而,在發掘孩子的智力,培養孩子的能力以及各種技能才藝的時候,我們卻恰恰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人性化的教育以及對孩子的品性和素養方麵的教育。

即在關注孩子的物質需求和猜疑技能培養的同時,忽略了對孩子天性、情感、性格、品性的尊重和培養。我國的國學教育,非常注重品行的培養,也積累了大量的思想精華。這本書的內容正是以國學教育中的基本思想生發出來的,希望能夠通過一些淺顯易懂的文字和事例與家長們一起來探討家庭教育中最根本的問題。

不注重天性和品性的家庭教育可以說就是在舍本而逐末,是沒有效率也沒有意義的。因為教育必須是在尊重孩子的天性和需要下進行,並且以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人”為出發點和目的的。然而,現實卻讓人堪憂。很多家長看似愛孩子,卻從來不懂得尊重孩子;隻注重孩子的成績,對於做人的基本素質卻很少在意;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顧孩子的能力給孩子報很多的培訓班,等等。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隻能是不快樂的、呆板的、自私的、甚至素質低下的。

誠然,這樣的結果並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其實很多家長也已經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我發現身邊的很多父母也都在不斷地學習和求索。希望這本書能夠給他們帶來一些小小的幫助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