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婦女保健概述
婦女保健學(science of womens health)是一門應用預防醫學及臨床醫學的方法,按照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研究婦女生命周期中不同時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其影響因素,並提出保健對策,以保障和增進婦女生殖健康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醫學學科。它也是針對女性生殖生理的特征,以保健為中心,群體為對象,多學科參與而發展的一門新興學科。
婦女是家庭和社會的主要成員,承擔著無可替代的生兒育女的責任。大量事實及實踐證明,維護婦女的身心健康,不僅需要婦產科的臨床服務,使有病者能得到及時治療,而且還要使婦女在一生各階段和各特殊時期的保健需求得到滿足。這種保健服務,既可預防疾病的發生,又可促進婦女健康。
婦女保健的對象包括個人及群體兩個方麵。對個體而言,主要是采用臨床醫學的方法使婦女一生各階段和特殊生理時期的保健需求得到滿足,並對疾病進行篩查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群體而言,主要是采用預防醫學的方法來研究影響婦女健康的因素,並實施幹預,以促進婦女健康。婦女保健學雖屬預防醫學範疇,但強調臨床與保健相結合,既重視落實個人健康,又注重麵向群體,使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得到有效的結合。
婦女保健學主要研究婦女一生中不同時期的生理、心理及行為特點,及其在正常和異常情況下的保健需求;研究影響婦女健康的生物、心理、社會、環境等方麵的各種高危因素及其與生殖健康之間的關係;研究危害婦女健康的各種常見病、多發病的流行病學特征、早期診斷及防治措施;研究有利於提高防治水平和監護質量的適宜技術;研究婦女保健服務的監督和評價方法;研究有利於促進婦女健康的保健對策和管理方法。
進人21世紀後,婦女保健也發展到一個新時期。生物一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在婦女保健工作中得到廣泛普及,服務的範圍不僅僅局限於生理保健,也強調婦女心理健康及社會適應的良好狀態。總的來說,婦女保健學以保證母嬰安全、做好生育調節為首要任務,以婦女“人人享有生殖保健”為總目標,從而達到降低婦女因生育或生育功能紊亂而引起的發病率、傷殘率和死亡率,提高婦女健康水平的目的。
(第二節)婦女保健工作的重要性
婦女保健(womens health care)是衛生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向婦女提供以保障生殖健康為重點的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事業。在我國,婦女保健之所以能形成一個獨立的學科,且有專門的組織機構和專業隊伍來承擔這項工作,不僅是因為婦女人口在我國人口數量占一半以上,還因為婦女具有獨特的生理特點,保護婦女健康有特殊的需要和重要的意義。
一、婦女的生理脆弱,需加以保妒
1.婦女體質有別於男性
婦女體格不如男子粗壯,身高、胸圍、體重都低於男子;婦女皮下脂肪較男子厚;肌肉不如男子發達;婦女的肺活量、握力都較男子小。這些特點使婦女在參加職業勞動時受到一定的領域及範圍限製。此外,不可忽視職業危害因素對婦女生殖功能產生的不良影響,因此,要重視並加強女工的勞動保護。
2.婦女一生生殖係統變化複雜
婦女一生中生殖係統和生殖功能變化複雜,按性功能的發育變化可分為幼年期、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和老年期。青春期是婦女性功能從發育到成熟的過渡時期,更年期是婦女性功能從成熟到衰退的過渡過程。在這兩個過渡時期中,除了生殖係統外,全身其他係統及婦女的心理也會發生較大的變化。生育期又稱為性成熟期,一般約持續30年,婦女在此期要經曆結婚、妊娠、分娩、產褥、哺乳及生育調節等特殊生理過程,此期若疏忽了婦女的保健工作或保健工作不及時,會使正常的生理過程發生病理變化。不但直接影響婦女本身的健康,還會影響後代的發育、健康和生命安全。婦女一生是一個連續發展的過程,健康具有累積性。所以要按照不同時期生理規律,加強婦女的保健工作,否則會影響婦女的正常發育成熟或使婦女提前衰老。
3.婦女生殖係統易受感染和損傷
(1)女性盆底組織支持力差,尿道、陰道及直腸貫穿其中,分娩時會陰易撕裂,可進一步擴大中部的薄弱點;若盆底組織亦受損傷,將更加減弱盆底的支持力,容易發生盆底器官的損傷性疾病,如子宮脫垂等。
(2)婦女子宮腔下段經宮頸、陰道與外界相通;子宮腔兩角與輸卵管相連,直通盆腔,如不注意衛生,特別是經期、產時及性生活的衛生,極易發生上行性感染,引起生殖道炎症,嚴重者還會並發盆腔炎、腹膜炎甚至敗血症。
(3)婦女每月月經期子宮內膜有剝脫、出血;懷孕及分娩時子宮發育、膨大至縮複,因此,子官發生變化的頻率和幅度遠遠大於其他髒器。若不注意這些特殊時期的保健工作,則會影響子宮內膜的再生和子宮的縮複功能,易導致婦科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