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對於人類的頭腦來說就像空氣和食物,就像體育運動,甚至是整個生命。不用充足的知識進行教育,就像為了鍛煉身體要進行最大量的運動卻提供最小量的食物一樣。兒童教育的目的是讓他們獲取知識並享受知識所帶來的快樂。
——夏洛特·梅森
書本的利用有利於縮短獲得知識的時間
書本教育大約可以分為6組,每一組裏又包含幾個學科。有實際經驗的老師往往會嘲笑這種烏托邦式的教育。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書本的使用可以縮短獲得知識的時間。在家庭學校裏,最低年齡班的學習時間是上午9∶00~11∶30;最高班的學習時間是上午9∶00~11∶00。在這段時間裏,他們需要看書,寫作或預習、寫報告等,中間休息半小時。按照年齡和班級,下午給他們提供1~2個小時做手工,進行實地考察或繪畫等;晚上完全自由,以便孩子們可以進行自己的業餘愛好活動,如在家裏閱讀等一類的活動。這樣我們就能接觸到多種內容,而完成每樣任務會比平時用的時間更短,因為這種教育方式培養了孩子專注的習慣,並使其不斷發展,逐漸形成穩定的興趣。
“功利主義”教育
談到教育,我想引用萊基先生談到道德時所說的話,即“功利主義理論絕對是不道德的”。對孩子進行任何急功近利的教育,無論是商業能力還是生產能力,都等於是讓他們在這一方麵變得更加無知。大範圍會包括小的範圍,但小範圍絕對不會包括大範圍。隻有具有才幹和智慧的人才能完成出色工作。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為國家培養它所需要的各種人才。
興趣可能
聯想與興趣我們一直都在談的是“聯想”而不是“興趣”。因為是隨意的、短暫的、沒有價值的。每個人,哪怕是最無知的人,也會有某種興趣或愛好,聯想則意味著在某種程度上對另一領域的初步探索。我們當前教育思想中的不足之處則是我們會走向另一個誤區,認為知識不是最重要的。這些理論家傾向於強調教育的過程而不大關心教育的結果。也就是說,他們認為孩子的思考,比掌握知識更重要。這種教育的必然結果是無論兒童還是成年人都會深感精神空虛。我的觀點是沒有思考不可能有知識的收獲;反過來,如果不能經常充分地利用各種知識,思考也無法進行,我們都知道閱讀一篇文章是怎樣激發我們的思考、提問和推理的,從而最終獲得一些額外的知識。這些教育思想家絕對不故意輕視知識,他們甚至從來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實際上,我們越是把教育看做是一係列的心理活動,人們就越容易輕視甚至完全忽略知識。而知識對於人類的頭腦來說就像空氣和食物,就像體育運動,甚至是整個生命。不用充足的知識進行教育,就像為了鍛煉身體要進行最大量的運動卻提供最小量的食物一樣。兒童教育的目的是讓他們獲取知識並享受知識所帶來的快樂。《聖經》中的一本預言書這樣說道:“如果一個人有獲取知識的能力卻死於無知,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悲劇。”
引起失敗的原因
歸納起來,我們在知識教育方麵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6種。
(1)口語課。最糟糕的口語課就是廢話連篇;最好的講授也遠遠低於一本好教材的基本要求。無論新的還是舊的,好的教材不勝枚舉,但我們一定要精心挑選。同時我們還要非常清楚孩子們到底喜歡什麼,討厭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