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吾即開明獸。這開明獸十分神奇,體態怪異,像虎並長著九條虎尾。它特大的身軀十分雄壯,九個頭顱卻長得很像人。它立在昆侖山上遙望東方,似乎在監護著什麼。
陸吾神不僅掌管這“帝之下都”,還兼管“天之九部”。所謂天之九部,就是整個上層宇宙。天帝的苑圃、田圃中的時令與節氣,也歸他管,堪稱是天帝酌大管家。
在陸吾的周圍,環繞著一些神異的精靈。其中有一群名叫“土縷”的神獸,它像羊而長著四隻角,它不吃草而吃人。有一群名叫“欽原”的神鳥,它像蜂一樣蜇人,但大如鴛鴦。被它一蜇,任何鳥獸都會死去,任何喬木都必枯萎。有一種名叫“沙棠”的果子,類似李子而無核,人吃了它,可以飄洋過海,踏水不溺。
陸吾的西邊,有神異的“鳳凰”、“鸞鳥”。它們頭上帶著蛇,腳下踩著蛇,胸部還盤踞著赤蛇。
北邊有“珠樹”、“文玉樹”、“琪樹”、“不死樹”等神異植物。
東邊有一大群希望能攀援天梯,以此溝通神人的巫師,比如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等等。他們互相環繞在一起,每個人手中都握著“不死之藥”,希望能抗拒凡人的死亡,祈求複活。
南邊,有著六個頭的“樹鳥”,以及蛟龍、大蛇、豹子,還有連名字都說不清楚的各種植物、動物等等。
昆侖山東北四百裏,有一座懸圃,是天帝在下方的一座花園。此園由一位名叫英招的天神管理,他長得馬身人麵,渾身虎斑,背有雙翅,能騰空飛行,周遊四海。
懸圃下麵,有一股一塵不染、清澈晶亮的泉水,名叫瑤水。瑤水一直流到昆侖山附近的瑤池中。
距昆侖山不遠處有一座岩山,生產一種柔軟的白玉,玉中分泌出潔白油潤的玉膏,天帝每天以此作為食物。多餘的玉膏用來灌溉丹木。每過五年,丹木就開出五色的花朵,結出五味的鮮果。
昆侖山周圍不知幾千萬裏,住著許多神仙,像西王母居於西北隅,西王母之夫東王公則住在東北隅,都隻是昆侖的一部分。昆侖山上的奇花異卉、異獸珍禽,多得不可勝數。
群山中有一座極大極高的山,周圍三千裏,位於昆侖山北部正麵。山的四周渾圓,好象天柱一樣,映著日光,金光燦爛,矗入天中。山頂固然看不到,兩旁也不知伸展到什麼地方為止,幾乎半個天都被這座大山遮去丁。山下有一座房屋,叫作“回房”,方廣一百丈,歸仙人九府治理。
山上麵有一隻大鳥,名叫“希有”,朝著南方。這隻鳥張開右翼,可蓋住西王母之地;張開左翼,可蓋住東王公之地。希有的背上有一塊小小的地方,沒長羽毛,背上的這小塊地方有一萬九千裏。據說西王母和東王公正是借這隻大鳥的翼作一年一度相會之地。
住在這麼神奇的地方的西王母,當然也做了很多神奇的事情。每年三月初二,王母娘娘都派仙女到雲蒙山摘蟠桃,然後在昆侖山西瑤池開蟠桃大會,請各路神仙都去嚐鮮。一到王母娘娘的壽辰,各路神仙紛紛備了大禮前去參加蟠桃盛宴。隻見瑤池內蓮葉搖搖,荷花盛開。池邊擺滿案桌,上麵陳列著奇珍異果、玉漿瓊汁。旁有數位侍女懷抱琵琶彈奏仙樂,更有七位仙女翩然起舞,恭迎貴賓。一時間是清香滿園、仙樂飄飄,端的是好時好景好風光。各路神仙平日大多閉門修行,亦是許久不曾謀麵,此時見麵,分外親熱,互相噓寒問暖、舉杯相勸,良久方才就位,恭候王母娘娘鸞駕。
王母娘娘也十分威嚴,法力無邊。傳說天池之中有一個水怪,經常亂施淫威,興風作浪。攪的天池之水瀑漲,淹沒左右居民,百姓無家可歸四處流浪。有一年,王母娘娘在天宮舉行盛大的蟠桃會。會上宴請了各路神仙,惟獨誌記邀請這位天池水怪。水怪不悅,發威泄私憤。頃刻之間濁浪滔天,洪水四溢。天兵稟報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怒,旋即取下頭上的一根碧玉簪投入水中,頓時風平浪靜,水退石出。那根碧玉簪就變成了一棵榆樹。從此生長在天池水邊,成為鎮水之寶。這棵由王母娘娘頭上的碧玉簪,變成的榆樹就被後人稱為“定海神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