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樣的流言看起來會降低士氣,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有積極意義的。剛開始大家也許會因為自己不是那樣的人而傷心、甚至是恐慌,但是隻要沒有死,那麼士兵們在彷徨中就會想,也許自己就是那樣好運的人。如果他們死了,當然也不會考慮這樣的問題了。
韋林甚至還準備推行一個計劃,就是通過宣傳工作,讓士兵們認為自己都是幸運者,如果有什麼不幸,那就全部都是其他人去承擔。要是覺得自己就是與眾不同的人,這種精神上的麻醉可以讓他們淡化戰爭中的恐懼。
就連名字韋林就想到了,就叫“祥瑞計劃”,不過最後韋林還是放棄了。因為這樣做的話,後果實在難以預料。如果讓士兵們每一個都覺得自己是受到了眾神的眷顧,那麼他們最後不知道要出什麼事呢。韋林需要的是能夠控製的宗教情緒,而不是人人都認為自己是救世主。
麵前的大教堂還在施工之中,其實早就可以完工的了,但是韋林將大量的勞工拉去做其他的事情了。畢竟在戰爭的前提下,並且先照顧到軍事方麵的需要。
不過當時韋林安慰伯多祿主教說:“其實我們現在就算修好了教堂,也沒有什麼用啊。到處都在打仗,你從哪裏去找信徒呢?還是慢慢來吧,這些石雕匠我還是給你留著了,讓他們精雕細琢吧。安慰是的估計,等到戰爭結束了,你這邊新的教義也應該弄出來了。同時教堂竣工,各地恢複了和平狀態。人們在戰爭中失去了很多東西,比如自己身體的某個部分、親人朋友之類的,在那個時候傳教,也是不錯的。”
對此伯多祿主教也勉強認可了,的確現在就建好大教堂地話。也就是滿足他自己地虛榮心而已。對於傳教的事情。沒有多少幫助。所以他現在還是帶著人住在教堂外麵的帳篷裏,每天都要親眼去看看工程進度,撫摸一下那些越來越完善的雕塑,這樣才能夠放下心來進行新教義的編纂工作。
雖然城堡主人在外,並且周圍都是控製區。但是主堡地安全防衛工作並沒有因此而減弱。韋林剛到巴雷特地邊境上。就有騎兵出來迎接。帶回來的騎兵都送到軍營裏休整去了,韋林和扈從們回到主堡,第一件事情就是洗了個熱水澡。
然後是處理公事,雖然韋林不在的時候,也有人在給他做這些事情,但是總有些事情,不是手下可以決定的。比如說要增加多少作坊。向某個國家進口多少物資等等。至於平常的一些情報,例如在與哈伯爾尼亞人的貿易中,又乘機探聽出了什麼情報,都是隨時向韋林彙報的。
即使韋林身在前線,也會有人專門為他送去相關情報。所以韋林其實是不喜歡自己親征地。那樣做實在是耗費了許多的人力物力。國王和領主們可以不在意這點,那是因為他們基本上都是依靠農業、礦產之類的東西。這些事情不需要領主隨時關注,而韋林的作坊卻經常會有些突發狀況。
當然了,明知如此,韋林還是會繼續去親自帶兵打仗的。因為大家都已經習慣了這樣,如果領主或者國王不是親自領兵地話,會是對聲譽的一個很大的破壞。幸好現在隻剩下了瑞恩斯坦公爵這個最大的敵人。那些京城塞克斯的貴族們不應該依靠軍隊來戰勝。所以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韋林和瑞恩斯坦公爵的戰爭,應該是卡耳塔境內地最後一仗了。
韋林看了看送來地情報。其中關於瑞恩斯坦公爵那邊的事情,還是報告一切正常。韋林地外公弗盧龍騎士帶人去騷擾瑞恩斯坦公爵的控製區,是為韋林逼和王室爭取時間。現在韋林的事情已經結束了,那麼弗盧龍騎士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等到下次他們來人的時候就告訴他們,他們的任務已經結束了,該回來了。”韋林對書記官說著,弗盧龍騎士他們都是定時主動向韋林這邊聯係的。要想找到他們還真不容易,隻有在弗盧龍騎士的信使來的時候,向他下達這個命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