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室軍的長矛手們借助著衝鋒的力量,將手中的長矛狠狠地刺在敵人的盾牌上。雖然長矛斷裂,但是那巨大的衝擊力使得韋林的長矛手們搖搖欲墜。
某些長矛手的盾牌,已經出現了很大的裂縫,如果再多攻擊幾下,那就要裂開了。幸好此時那些王室軍的長矛手們,在前排的長矛基本上都斷了。他們並沒有向前攻擊,而是拔出了短劍匕首,為自己的同伴格擋矛尖。
韋林的長矛手並不是排列成一個完整的直線,而是用許多個小陣列交錯排列。並且他們是使用的所謂刺蝟陣型,也就是成一個大致的圓形,所有人都將長矛對著外麵。如果有了損失的話,那麼圓陣就縮小一些,但是還要保持這個態勢。
王室軍的長矛手們試圖從縫隙中衝過去,但是馬上遭到了來自兩邊的攻擊,圓陣指間的距離,剛好可以讓兩邊的長矛都攻擊到。即使能夠快速衝過去,也會遭到迎麵而來的攻擊,那就是三麵夾擊了。
所以雖然圓陣之間有縫隙,但是王室軍的長矛手在損失一些人後,就不敢再嚐試著從中間衝過去了。
本來方陣的效果會更好一些,但是無疑圓陣要更方便些。士兵們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夠掌握方陣,而圓陣隻需要很少的訓練就可以了。並且方陣的側翼太過於脆弱,而圓陣因為是在原地不需要移動,所以是沒有側翼和後方的。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場麵,王室軍的長矛手們衝過來的時候簡直是勢不可擋地樣子。但是接觸後受到了些損失就很嚴肅地想到了如果繼續前進,那就是九死一生了。
如果是剽悍的精銳長矛手,在長矛折斷後多半就要試著從敵人的長矛縫隙中殺過去了。但是這樣的隊伍並不多。王室軍的長矛手比一般的領主更強,但是還沒有到這樣的程度。
所以他們狡猾地站在原地,在長矛折斷後就幫助自己的戰友。就算是領主看到了,似乎也不能夠說什麼,因為他們的行為的確是正當地。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韋林的長矛手得到了喘息之機。雖然看上去岌岌可危,但是並沒有遭遇到高強度的連續打擊。似乎現在的情況又和昨天一樣了,可能是長矛手們都心照不宣地渾水摸魚,然後各自收兵回營。看起來打得熱鬧無比,嘴裏喊得震天響。但是除了最開始地倒黴鬼外,並沒有死多少人。
但是這樣和諧的場麵,很快就被打破了。王室軍的劍士排列成稀疏的隊形,慢慢地從後麵過來了。
長矛手們地位低下。手中地長矛都是領主統一供應的。而劍士們都是自由人,他們能夠享受到更多的東西,但是需要自己籌措裝備。
按照自己的喜好和財力,他們基本上都保證了人手一件鎖子甲。頭盔也是一定會有的。不過形式不大一樣,有地是全覆蓋式的,有的是露出大半麵部的牛角盔。
武器就更是多樣了,不過基本上他們還是喜歡一手持盾,一手持劍。其中的另類。有用流星錘,戰斧之類的兵器。極端一點的,完全放棄盾牌,是用雙手大劍的。
他們有的遠遠地咆哮著威嚇著韋林的長矛手,如同野獸一樣露出自己地牙齒。有的人默不作聲地看著前麵,陰冷的眼神如同毒蛇。
劍士們的素質一向是差別比較大的,當然他們最糟糕的也比長矛手強,最強悍地也許可以戰勝騎士地扈從。
這些人粗暴地推開了自己麵前的長矛手,向前麵擠了過去。而長矛手們也知道了這些人是去幹什麼地,自然樂得讓路。
韋林的長矛手們發現麵前的敵人變得混亂起來。但是卻又不是要崩潰時候的那種混亂。王室軍的長矛手們有的在回頭張望,然後滿臉喜色地悄悄向後移動。這顯然是不想在即將脫身的時候,稀裏糊塗地死掉。
最先發起攻擊的,是那些雙手劍士。他們本來就是放棄了盾牌作為防禦,自然就更具有攻擊性。
他們撞開了擋在前麵的長矛手,冷靜地看了看眼前的矛尖。就將劍提了起來。他們有的是將劍上撩。格擋開幾柄長矛後,又猛地劈下。將長矛幾乎拍進泥土中。有的隻是將劍傾斜向上,然後橫著一掃,以前的矛尖就都被蕩開了。還有的隻是將雙手劍看似簡單地劈下去,然後就猛地向前一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