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教的事情,隻是在秘密進行,不需要太多的關注。保持足夠的監視和引導就夠了,幹涉太多的話,反而不好。
而韋林現在需要的,隻不過是時間而已。他需要時間來坐等王室軍與赫爾姆霍茨家族殺個頭破血流,也需要這個時間來讓新教的教義完善並對人們施加影響。
韋林的優勢就在於,即使隻是日常的工作,如果能夠一直做下去的話,財富就會積累得更多。那些錢又可以轉化成武器鎧甲,讓更多的年輕人從作坊和田間解放出來,成為士兵進行訓練。
而另外兩家就無法如此了,持續了幾年的戰爭,讓他們的領地裏的生產能力被破壞。在戰場附近的田地被荒廢,農民逃散。稍微遠一點的地方,農民們也躲得遠遠的,不敢回到家裏。
即使自己的家鄉沒有兵災,那麼也有很大可能會被緊張的領主們征調入伍。因為有了近在咫尺的戰爭威脅,按照規定,即使是農民已經服役過了,還是會被再次征調入伍。
無論是作坊,還是耕地,都是需要健壯的年輕人的。這個時候沒有機械,老人和婦女通常隻是能夠做一些輕鬆點的農活,最繁重的部分,一定要年輕人來幹才行的。但是那些最健壯的小夥子們,基本上都去了戰場,或者是在城堡裏等著上戰場。
所以理所當然地,他們沒有了足夠的勞動力,領地內的經濟狀況簡直是一塌糊塗。幸好他們還有一些積蓄,可以通過貿易得到自己想要的。
但是赫爾姆霍茨家族控製的的港口並不多,並且他們的水手也不怎麼樣,所以在對指間大陸地貿易中,其實他們能夠得到地。也就是杯水車薪而已。
而王室的情況更糟糕。他們雖然有出海口,但是離指間大陸太遠了。海船必須要繞過半個卡耳塔才行。因為他們用地東西一直都是經過領主的地盤過來的,從來都沒有出過問題,誰會想到會有今天的這種情況?但是相對的,王室的家底還是要豐厚一些,他們能夠拿出更多地錢來購買自己需要的。
最好的商人,當然就是巴雷特家族了。他們現在控製了卡耳塔地南部。那裏與指間大陸的貿易,一向是很發達的。
所以正在交戰中的兩家,都不約而同地向韋林購買物資。雖然當初瑞恩斯坦公爵聲稱。自己讓韋林離開,作為交換條件,就是韋林不要再向赫爾姆霍茨家族提供援助了。
但是那樣的事情,想必兩人都沒有當真。因為從本質上講,大家都知道兩人最終必有一戰,是早打不如遲打。如果繼續當時的狀態,那麼瑞恩斯坦公爵所在的王室軍,就不得不應付兩個方麵來的敵人。而韋林自己,也不得不無奈地將軍隊提前投入到消耗中,他可是想著要盡量保全自己的實力的。
所以兩人才如此看似荒謬地達成了協議。還能夠親密合作。瑞恩斯坦公爵想地是快點解決掉赫爾姆霍茨家族,然後就可以騰出手來收拾韋林。那個時候,韋林就會為自己袖手旁觀的愚蠢付出代價。
而韋林想的是,一定要讓這兩家打個旗鼓相當,消耗得精疲力竭。到那個時候,自己就可以乘勢而起了。必然會勢如破竹的。
所以瑞恩斯坦公爵明明知道。韋林也在同時和赫爾姆霍茨家族做生意,但是卻沒有派人來指責他違背諾言。因為那實在很無聊。
另外瑞恩斯坦公爵也知道,誠實可靠的韋林,隻是向他們賣奢侈品而已。這些東西又不能夠增加戰鬥力,卻隻會將財力掏幹。如果不是王室軍這邊采購的奢侈品更多,瑞恩斯坦公爵簡直就要大聲叫好了。
因為韋林一直聲稱,自己地領地內也沒有他們想要地武器糧食,以前的庫存都消耗了很多,現在一些儲備,是必須要保留地。如果兩家實在需要的話,就必須要從指間大陸直接運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