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想來,這也要怪費爾巴哈陛下自己,他已經習慣了穿著盔甲騎馬出現在最前線,大家所認可的,也正是這樣一個費爾巴哈。
現在他受地傷也許不太嚴重,但是隻要他不能夠象以往一樣,大家就會把這件事情無限地擴大,進而影響到對他的評價。
赫爾姆霍茨家族由此避免了不必要的戰鬥,相信他們自己也知道,許多領主雖然跟隨著費爾巴哈陛下,但是並不能夠說明,他們不會在適當的時候,加入赫爾姆霍茨家族的陣營。
和這樣地領主作戰,實在是無聊得很。現在讓費爾巴哈陛下受傷,隻是第一步。赫爾姆霍茨家族應該還有其他的計劃,但是無論如何,國王必須死。
其實在許多領主看起來,國王已經很討厭了。以前費爾巴哈陛下常年在外,攝政王戈爾茨留守卡耳塔的時候,大家討厭攝政王,懷念費爾巴哈陛下。
但是如果認真思考的話,就會發現,費爾巴哈陛下其實什麼都沒有做。他隻是剛好符合了人民心目中,一個英雄的形象。這個英雄是和大家有很遠距離地,也正因此才具有獨特地魅力。
等到後來,攝政王戈爾茨死了以後,費爾巴哈陛下親自掌權。大家才突然發現,這位陛下,好象……也不怎麼樣嘛,甚至都比不上攝政王戈爾茨。
他對於經濟和政治一竅不通,軍事上又是窮兵黷武。大家沒有看到赫爾姆霍茨家族有任何造反的跡象,所有人都知道,當時是狄德羅公爵攻下了京城塞克斯。但是國王地回報是什麼?是勒令他們立刻退回領地,是步步緊逼,直到最後赫爾姆霍茨家族不得不反叛。
雖然王室有人聲稱,拉尼德絲公主的叛逆行為,其實是赫爾姆霍茨家族操縱的。但是這樣荒謬的謊言自然沒有騙過大家,既然是狄德羅公爵操縱了拉尼德絲公主。那為什麼公主又安然無恙地回來了?這完全不合邏輯嘛。
這就是大家知道的真相,卡耳塔原本隻是有了攝政王戈爾茨和拉尼德絲公主相互攻伐,才弄得戰亂四起。後來好不容易一方兵敗身亡,另一方又回到了國王身邊。
卡耳塔需要休養生息,已經有連續幾年的春耕都被耽擱了。但是在大家都迫切需要和平的時候,費爾巴哈陛下卻倒行逆施,硬生生地逼反了狄德羅公爵!
這樣地國王,接下去不知道要做出什麼瘋狂的事情來。韋林還感覺有些遺憾,如果費爾巴哈陛下隻是作為一名騎士。也許會成為眾人景仰的對象。但是他本闌該成為國王的,他明顯不專業啊。
雖然現在韋林地處南方,國王對這邊的控製力大減。但是少了這樣一個國王,應該是好處更多的。
有了國王,就代表著有了秩序。而韋林雖然在自己的控製區內需要秩序,但是在整個卡耳塔。他卻是討厭秩序的。
如果是按照原來是秩序,自己一個小小的男爵,又如何能夠成為南方地實際控製者?又如何能夠明目張膽地進攻北方,而不用擔心來自王室的怒火?
國王必須死,在他死了以後,卡耳塔進入混亂期以後,韋林才有更多的機會。就拿眼前地局麵來說,雖然在國王死後,韋林無法利用王室牽製瑞恩斯坦公爵了。但是與此同時,會有更多的領主與瑞恩斯坦公爵為敵。
總的來說。頭頂上少個國王,至少對於韋林來說,是好處多於壞處的。現在地問題就是,韋林能夠為國王的死亡做些什麼?
羅嚴克拉姆是一名醫生,他屬於巴雷特家族。這次是韋林子爵在得知國王受傷的消息後,特意派來的。
這些話都被侍衛傳了進去,因為國王的傷雖然在緩慢惡化,但是很明顯不應該繼續待在野外。他還經受得起旅行的顛簸,所以一直退回了京城塞克斯的王宮。這也導致了在前方的領主們消極怠工時。國王無法做出什麼具體的行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