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特酋長們相互看著,都覺得這是一個難題,有人說道:“我們要不要說這是一場意外?象是火災之類的。”馬上有人反對說:“這太離譜了,有什麼大火能夠這麼準確地燒死所有過來的芮爾典酋長和國王,同時我們這些科爾特人全部都沒有事?難道要我們裝成被燒傷的樣子?”
“或者我們馬上準備一下,說是出去打獵,然後在過某條河的時候,他們的船翻了。”有個酋長靈機一動,想了這麼一個主意,“這樣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死的都是芮爾典人,那是因為他們都擠在那幾條船上,我們都在岸上等著過河呢。”
也許想出一個主意來比較困難,但是要找出其中的紕漏還是要簡單一點的,馬上就有酋長反對道:“這樣太危險了,我們如果要把這些屍體運出去,就一定要用馬車,但是我們哈伯爾尼亞人一直都是喜歡騎馬的啊,這樣反而容易引起別人的懷疑。並且這樣一來還要去找合適的水域和船,實在太麻煩了,與此相關的人會越來越多,這樣太危險了。”
本來還有一個最好用的理由,就是芮爾典酋長密謀反叛,他們可恥地暗殺了國王科內斯裏烏,隨後被趕到的科爾特酋長們擊殺。這樣的理由在曆史上也曾經被人用過,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這樣一來,又必然會使芮爾典人和科爾特人陷入無休止的仇恨之中,這是華萊士和現在的科爾特酋長們不願意看到的。
“各位,我有一個想法,當然,這是在各位的提示下想到的。”雖然就在剛才,華萊士已經在理論上成為了哈伯爾尼亞的主人,但是他現在說話依舊謙和,似乎絲毫沒有身為國王的覺悟,“當然這件事情,還需要我們的朋友,尊貴的韋林勳爵幫忙了。”
韋林驚訝向前走了幾步說道:“陛下?需要我效勞嗎?”這客套話絲毫不能降低他語氣中的驚訝,旁邊的科爾特酋長們也迷惑不解地看著韋林。
華萊士對著韋林微微鞠躬道:“事實上,這件事情要從幾個月前說起了。在當初邊境上的一次戰鬥中,韋林勳爵與自己的隊伍失散了,他為了躲避我們派出搜索的戰士,毅然決定反其道而行之。不是向南回到哈德良長牆,而是向北深入哈伯爾尼亞,對與勳爵閣下的智慧和勇氣,由此可見一斑。”
對於這樣的恭維話,韋林實在不知道是不是該謙虛一下,華萊士接著說道:“為了避免我們發現他本來是駐紮在要塞裏的戰士,韋林勳爵決定使用巴雷特家族的身份,偽稱是來和我們做生意的。要知道,我們一向都是歡迎商人的。”
華萊士的表情轉成遺憾後說道:“可是我們都沒有想到,韋林勳爵隻是借著這個名義來刺探我們的虛實,他以做生意的名義在哈伯爾尼亞四處旅行,試圖了解我們的情況。當然了,幸運的是,我們哈伯爾尼亞的強大,並不是在城市和鄉村,而是我們無畏的戰士。韋林勳爵本來認為自己所獲甚少,但是這個時候,科內斯裏烏陛下和酋長們準備設宴款待韋林勳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