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鵬城華威(1 / 2)

粵省鵬城,華夏四大一線城市之一,是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

鵬城是個濱海城市,北部與莞城接壤,是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服務、外貿出口、海洋運輸、創意文化、來料加工等多方麵占有重要地位。

隋安上午與迪信手機就VIVA手機代理渠道一事沒有達成意向之後,中午在莞城吃了個中午飯後,直接驅車來到了鵬城龍岡區板田工業區。

在這個工業區內,有一個發展了將近二十年的華威技術有限公司。

華威成立於1987年,最早是一家生產用戶交換機(PB)的銷售代理,後來通過自主研發PB技術,推出了自有技術的數字程控交換機,並能過農村市場打入固定網絡通信市場。

1996年,華威與香江的和記電信合作,將交換機業務打入香江市話網,開通了許多國內未開的業務,同時也打開了進軍國外市場的大門。

001年,華威在米國設立四個研發中心,加入國際電信聯盟。

004年,華威與德意誌聯邦的西蒙斯公司成立合資企業,針對國內市場開發D-SDA移動通信技術。

005年初,華威贏得了華夏電信的國家網絡骨幹網優化合同,將華威的高端路由品NE6000成功打入國家骨幹網。

005年全年,華威在國外的銷售額首次超過國內的合同銷售額。

006年,華威與米國摩拉技術有限公司在華夏尚海市成立聯合研發中心,開發US技術。

雖然目前華威主要運營通信網絡設備、企業網等業務,但在隋安看來,有網絡通信技術傍身的華威,發展消費電子業務,尤其是製造智能手機,絕對是華威未來的的一個戰略必選項。

由於華夏已經明確在007年在三大運營商之間開啟G技術的試用,同時確定采用國際電信聯盟認可的三種G標準。

G是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是指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的蜂窩移動通訊技術,能夠同時傳送聲音及數據信息,速率一般在幾百kbps以上。

G技術的出現,意味著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商業運用存在廣闊的空間。

目前G存在種標準:DA000、DA、D-SDA,其中DA000、DA是國外電信公司開發的。

而D-SDA則是華威聯合國外公司一起研發的,但隋安獲知,這D-SDA的知識產權將由華威擁有,這就意味著華威已經拿到了電信運營市場的一張入場券。

而隋安此行來華威的目的,是想與華威合作在金寧建立一個移動通信技術研究院,或者是服華威授權華訊科技可以在VPHNE上免費使用D-SDA技術。

生產一部智能手機,可沒有那麼容易,硬件、軟件上都要使用不少公司的知識產權,光專利使用費就得花不少錢。

隋安也願意花這個錢,因為他想把VPHNE推廣到海外市場,這樣,按規矩支付知識產權費用,能省下不少麻煩。

不過,要是能免費使用最新的通信技術,這是極好的事。

隋安通過一些關係,聯係到了華威企業發展部總監徐直均。

徐直均畢業於金寧理工大學,取得了通信技術博士學位,他於199年加入華威,從一個的市場部銷售人員做起,最終成為了負責華威戰略與市場的企業發展部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