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必讀)(1 / 2)

引言

羅貫中在他的《三國演義》裏講到:“司徒妙算托紅裙,不用幹戈不用兵,三戰虎牢徒費力,凱歌卻奏鳳儀亭”。我翻到了這一章,沒有為司徒王允的美人計驚歎,卻被美人灼傷了雙眼。她現在就在呂布的甲胄裏裹著,被董卓的黨羽追殺。她的愛情讓我有一些擔心,不知道這樣的亂世,在曆史上能走多遠。

“司徒妙算托紅裙”,這是一句意味深長的話——關鍵時刻能托付重任的隻能是美女。美女既是江山的禍水,又是政治的工具;既可以化蝶,也可以扔進糞坑。亂世才能佳人——泱泱數千年,曆史的手法向來如此。

翻開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愛情故事:呂布背著貂蟬,飛奔在遼闊的原野上。俊健的赤兔寶馬,馬上的紅粉與英雄,在落日的餘輝下是怎樣的一副畫麵呢?彌漫著草香的蒼茫大地、掠過湛藍天空的群鳥、金戈與鐵馬、河水與悲風、生命與死亡、時間與自由、愛情與夢想……兩個生命融為一體,赤兔馬在他們身下狂奔。英雄背著美人,冒著箭石刀槍,沒有絲毫的膽怯和畏懼。英雄的方天畫戟閃著寒光,在陽光之下亮得刺目,如同灼眼的美人。

美女配英雄,這是一種浪漫且唯美的組合,在陳壽的《三國誌》裏,悲壯而淒迷。當然,你也可以認為他們是美女與野獸,或者英雄與禍水。如果用《三國演義》的公式將是另一種解:美女是個淫婦,英雄是個殺人狂,兩個狗男女湊到一塊,能幹出什麼好事情?

我們的祖先總是不可靠的,美女與淫婦、英雄與狗熊,僅在一步之遙,全靠他們的筆頭被誰裹挾,正如盜物者誅,盜世者諸侯一樣乖謬無常。

而在我的筆下,我寧願英雄不是英雄,美女也不是美女——之末路,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其實這設計也沒什麼不好,因為曆史並不比我本人嚴謹。

曆史的筆下,蕩婦全是美女,醜女都是烈貞。美人的美是毋庸置疑的,一笑傾國,二笑傾城。否則,她怎麼會有資格讓中國的曆史亂了方寸?假如你弄一個鳳姐上去,群雄會拒絕逐鹿,將比原來老實許多。有關美人的美,有詩為證:

“原是昭陽宮裏人,驚鴻宛轉掌中身,隻疑飛過洞庭春。按徹《梁州》蓮步穩,好花風嫋一枝新,畫堂香暖不勝春。”

與美人相配的自古以來都是英雄。隻有英雄才是群眾的偶像,氣宇軒昂、威風凜凜。他騎著赤兔寶馬,提著方天畫戟,一身戰甲,八麵威風,酷得一塌糊塗。小說裏說呂布身高九尺,按照當時的度量衡算,1尺相當於現在的23cm,也就是說,呂英雄的身高207cm,打籃球是綽綽有餘了。但仔細想想也不對,三國係列裏說兀突骨(蠻人)身高12尺,合288CM,這種結論顯然不能成立,否則武大郎就有當模特的可能——我們不說這個,暫信施先生。而那個方天畫戟,據說重達幾十斤,這個好像跟古書也沒什麼衝突,《水滸傳》裏的兵器最輕的也四、五十斤,關羽的青龍刀和嶽雲的雙錘有記載是八十有餘,明朝還有一個叫劉鋌的倒黴蛋,他的大刀竟然一百二。這不禁讓我對冷兵器的重量深表懷疑,這個結論來自於背著麵袋子扛到四樓。既然書先生喜歡往重量方麵發展,呂英雄的吃飯家夥自是不輕。不過,這倒有點符合中國的曆史,喜歡沉重,如若輕如鴻毛,終歸也沒多大意思。想到這裏,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輕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曆史的行頭必不可少。羽扇綸巾,沒有扇和巾,你玩個屁的八卦!曆史自然也就無法栩栩如生。

所以說,美女、名器、寶馬,三個加一塊,英雄就可以名震江湖了:衝鋒陷陣,斬將奪旗,震古爍今。離開這三樣,鬼知道他是誰,他隻能蹲牆角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