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網絡自製劇風起雲湧(6)(1 / 2)

行業觀察

但是目前國產自製劇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一囧:門檻低

成本低,門檻自然也低。主流視頻網站看重“自製”,小網站也不甘落後,整個行業魚龍混雜。大大小小影視公司遍地開花,隨便找一個來,投個幾十萬、上百萬,就能拍個劇。(有些用現成素材剪輯出來的綜藝節目,一集造價更可低至數千元。)演員是你從來沒見過的,演技浮誇到可以跟《阿慶講故事》裏的群眾演員媲美;環境背景就是一個房間,道具服裝省過某國愛情動作片……

二囧:山寨無下限

某主流網站的自製刑偵節目,每集都有一個聳動的名字:《紅衣女屍》、《驚魂派對夜》、《姑嫂的私情》、《欲望攻心計》、《網絡殺人神》……山寨氣息濃鬱。奇怪的是集集都有大牌客串:林心如、李心潔、林嘉欣……等等,怎麼還有宋康昊、天海佑希、小澤瑪利亞?原來人家全都是電影鏡頭的重剪輯,就連故事內容都是照搬的電影——《紅衣女屍》就是《殺人回憶》,《驚魂派對夜》就是《絕命派對》,《姑嫂的私情》原來是《繡花鞋》,《欲望攻心計》是《救命》,《網絡殺人神》是日劇《Boss》中的某一集……

三囧:抓一部美劇就能抄

網劇編劇“不署名”告訴記者,他被某視頻網站請來編一部熱門網劇,開編劇大會的時候,主管人第一句話就直截了當:“照搬英劇《IT狂人》、《廢柴聯盟》,好笑就行。”該編劇在校受教育時常被教導“笑點要符合情節邏輯起承轉合”,略不知所措。寫完其中4集後隻收到1集的稿費,後來這4集內容一周就拍完了——編劇一欄裏,他果然“不署名”。

四囧:看劇等於看廣告

雖說自製劇插廣告已經比一般的硬廣來得軟,但你也不能全劇都插滿了廣告吧?某知名自製劇,就被觀眾詬病:“第一季完全就是一個品牌廣告。”參考上文可知,越熱門的自製節目,廣告主也越集中。真擔心總有一天那三五分鍾時間會被廣告擠爆掉。

五囧:三低三俗

幾乎所有視頻網站都說自己想打造精品,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視頻網站的紅火本就是依靠萬千草根燃燒起來的。多家視頻網站的曆次數據統計證明了網劇觀眾的三低特征:低年齡、低學曆、低收入。看來視頻網站發展的終極問題,還是打造精品品牌的雄心和網民三俗笑點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啊。

年輕化、高學曆受眾決定自製內容多元

網絡視頻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那麼,究竟是什麼人在網上看“電視”?整體來說,網絡自製內容的觀眾主要集中在15歲-39歲這個年齡段,學生和白領類的高學曆、高收入者對於自製內容更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