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出奇製勝(2 / 2)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紹、曹操於官渡交戰。開戰時,沮授勸諫袁紹:"顏良性急不可單獨任用。"但是袁紹仍以顏良進攻單獨守護白馬的曹將劉延。(《後漢書?袁紹傳》,《三國誌?武帝紀》中則記載顏良是與郭圖、淳於瓊一起進攻。)

麵對這個形勢,曹操的謀士荀攸建議,率軍先佯裝在延津(即後世的河南汲縣東)渡河,做出襲擊袁軍後方的姿態,誘使袁紹分兵延津。然後,輕兵急進,奔襲白馬,攻其不備。曹操依行其計,袁紹果然分兵向西,挺進延津。

曹操趁機引兵向白馬疾進,及距白馬十餘裏時,顏良大為震驚,倉促迎戰。曹操派將軍張遼和關羽為先鋒率先進擊,關羽躍馬陣前,望見顏良麾蓋(大將所乘戎車,設幢麾、張蓋),直衝過去,在萬眾之中刺死顏良,斬其首級而歸。曹操揮令大軍衝殺,袁軍大敗潰散,白馬之圍遂解。

而這就是顏良上一世,他短暫的一聲,也許在戰亂年代,不管是百姓還是這個時代的任何一個人來說,他都是短暫的,甚至是悲哀的。

我們閑言少敘,書歸正文,袁紹因為許攸的關係,和曹操的計策, 因怒而興兵,他的目標自然就是付麟。

而顏良是袁紹指派的主將,張郃和高覽則是副將,他們大軍出發之前,張郃和高覽,是極力反對的,張郃主張,現在不要和付麟起任何衝突,現在的付麟已經是今非昔比了。

而張郃也給袁紹出了一個,長久之計,也是臥薪嚐膽的計策,張郃讓袁紹交好付麟,並且全力向北和向東用兵,也就是張郃讓袁紹對外族用兵。

這樣的話,袁紹不但會名聲大振,更會用外族的鮮血,來增強自己的實力,就算最後不行的話,在用抵抗外族的名聲和功勞,去向新的天下之主投降,這樣的話,袁紹也算是一代佳話。

但是,張郃卻算錯了袁紹,算錯了袁紹的身邊,還有那麼多的牛鬼蛇神,不說有許攸、郭圖和審配,甚至還有袁紹自己的原因。

這也是華夏人,幾千年來的略根性了,那就是總是內鬥,其實,這也有些冤枉華夏人,也許人類就是如此,他可不分什麼東方人或者是西方人。

所以,張郃其實是被袁紹,生氣之後,才給派到了顏良的手裏的,那麼就可想而知,他和高覽,在袁紹或者是顏良的手下,那就是不得煙抽了。

而張郃後來一看,既然主公出兵已經定了,那麼自己作為一個將軍,他就要為主公考慮,後來袁紹把他和高覽,派給了顏良,張郃這個人從來都是以公製公的人,他根本就沒有多想什麼。

可是,張郃的兄弟高覽可不是這麼想的,其實,張郃和高覽隻是異性兄弟而已,而且是那種感情非常好的,隻不過沒有拜過把子,不像劉關張三人,弄得那麼血赤糊拉的。

既然出兵,張郃就主張顏良要兵貴神速,不要給付麟以反映的時間,其實這就是張郃的高明之處了。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往往一個人,在某一方麵特別突出的時候,他這個人的其他本事就是沒有了。

比如後世的一些科學家,他們的家庭生活是十分混亂的,他不會收拾房間,不會做飯,也不會處異性朋友,更嚴重的甚至都沒有結婚,不是他不想結婚,是他根本就不會和女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