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獻城(2 / 2)

這樣,袁紹、曹操和付麟三家的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從前,隻要付麟站住關中平原,他至少可以俯視天下,隻要付麟不想出兵,他就可以笑看天下風雲。

付麟他甚至可以看這些,天下的諸侯打死打活的拚殺,隻要有機會,付麟就可以出兵幹預,不想動的時候,付麟就可以在家裏,陪著老婆孩子,可以穩穩當當的治理地方。

可是,現在形勢變了,雖然付麟新得到了洛陽,地盤大了,可是付麟也是無形之中,替曹操抵擋了袁紹一半的勢力。

這個時候,如果袁紹率兵南下,那就要看袁紹他想打誰了,要是想打兗州,袁紹可以率兵直奔東南去取兗州。

要是,袁紹想打付麟,那就更加的簡單了,隻要袁紹西進並州,或者直奔洛陽而去就可以了。

不過,作為一個想成就大業的諸侯,付麟地盤大了,那自然就是好事,不能怕這個怕那個,付麟就故步自封不敢前進,被動防守,不敢進取,那麼最終的結果就隻能是滅亡。

**

河北冀州,鄴城,這個北方的經濟政治中心,他也是袁紹的首府。

鄴城是華夏八大古都之一。古鄴城漳水之北在後世的河北臨漳縣西南鄴鎮、三台村迤東一帶。漳水之南在今河南安陽縣境內。

鄴: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富庶繁盛的大都市之一。魏王曹操、後趙、前燕、東魏、北齊先後在此建都。鄴原為東漢末年冀州治所,河北平原統治中心。韓馥、袁紹前後為州牧居地。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破據有鄴城的袁氏殘餘勢力,領冀州牧,即以鄴為根據地經營河北。繼而為丞相,封魏公,晉爵魏王。此後,東漢名義上的都城在許(即後世的河南許昌東),實際政治中心是魏都鄴城。

古鄴城遺址主體在今河北省臨漳縣境內,位於縣城西南二十公裏的香菜營鄉鄴鎮村、習文鄉一帶,南距安陽市中心十八公裏,北距邯鄲市四十餘公裏。

始築於春秋齊桓公時,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先後以此為都。鄴城遺址範圍包括今河北臨漳縣西(鄴北城、鄴南城遺址等)、河南安陽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帶。

鄴本有二城。鄴北城為曹魏在舊城基礎上擴建,東西七裏,南北五裏,北臨漳水,城西北隅自北而南有冰井台、銅雀台、金虎台三台,即今河北臨漳縣西南香菜營鄉鄴鎮、三台村以東鄴城遺址。

鄴南城興建於東魏初年,東西六裏,南北八裏六十步,較北城大,在今漳河南北兩岸(即在後世的臨漳縣境內,右側地圖虛線範圍為鄴北城與鄴南城遺址均在臨漳縣)。

曹丕代漢建魏後定都洛陽,魏以洛陽為京師,長安、譙、許昌、鄴城、洛陽為"五都",足見鄴之重要。

鄴城作為魏晉、南北朝的六朝古都,在華夏國城市建築史上占有輝煌地位,堪稱華夏城市建築的典範。全城強調中軸安排,王宮、街道整齊對稱,結構嚴謹,分區明顯,這種布局方式承前啟後,影響深遠。特別是它對後來的長安、洛陽、北京城的興建乃至日本的宮廷建築,都有著很大借鑒和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