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虎豹騎(2 / 2)

首先虎豹騎的統領曆來都是曹氏將領,比如曹純、曹休和曹真。大家都知道曹操最信任曹氏將領,虎豹騎曆來由曹氏將領統帥,由此可見其重要。《三國誌?魏書》說:"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

其精銳可見一斑。關於虎豹騎統領,根據《三國誌 卷九 諸夏侯曹傳》可知比較有名的共有八人,也稱為八虎騎。即:曹仁、曹洪、曹純、夏侯惇、夏侯淵、曹真、曹休、夏侯尚。

首先,是在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南皮之戰中,在戰場上殺死袁譚;接著又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烏桓時,在戰場上斬下烏桓單於蹋頓的首級;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長阪坡之戰中擊破劉備;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大破以馬超為首的關西軍團;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在下辯擊破吳蘭。

據《後漢書》曹操的軍隊最高指揮機關叫"霸府",軍隊分三部分:中央軍、地方軍、屯田軍。地方軍是州郡的守軍,屯田軍是邊防軍。中央軍分內外兩軍,外軍實際上是駐守在外,但受曹操直接指揮的,中軍稱武衛營,是京城及皇宮的禁衛軍,是曹操的直屬部隊,通常為10萬左右。中軍的中軍就是虎豹騎,是最核心的精銳,一部分保衛曹操及霸府,一部分常年留守皇宮,統領多由曹操親屬統領,稱領軍將軍,曹仁、曹純都當過虎豹騎的領軍將軍。例如《魏書九 夏侯曹傳第九》說曹純"初以議郎參司空軍事,督虎豹騎從圍南皮"。其他資料也很多,這個虎豹騎的確是存在的,而且肯定是曹操最強的軍隊。

根據《三國誌》的記載,曹操是有這麼一支精銳騎兵的,稱其為"虎豹騎"是因為他的戰鬥力極強,作戰時像虎豹一樣勇猛。雖然史書記載不多,《三國誌》隻在《武帝紀》和《諸夏侯曹傳》有過記載。說他是曹操的精銳部隊是有依據的,據《三國誌》裴鬆之注記載,《魏書》說:"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可以看出,這支部隊的成員皆是百裏挑一,誇張一點來說,在普通部隊中可以擔任將領的人在"虎豹騎"中僅僅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可以想象一下他的戰鬥力之強是三國部隊中頂尖的。

雖然關於"虎豹騎"參加戰鬥的記載不多,但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僅有的一些材料看到虎豹騎的戰績。首先是在建安九年,與袁譚的南皮之戰中,曹純"督虎豹騎從圍南皮","急攻之,譚敗。純麾下騎斬譚首",袁譚死於曹純所率領的"虎豹騎"之手。其二,在建安十二年北征烏桓時,又是曹純率領"虎豹騎"在戰場上斬下烏桓單於蹋頓的首級。其三,在建安十三年時,曹純"從征荊州,追劉備於長阪,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卒",也就是說,長阪坡之戰中長途奔襲打敗劉備的也是"虎豹騎"。其四,建安十六年,曹操與馬超作戰,"先以輕兵挑之,戰良久,乃縱虎騎夾擊,大破之",擊破西涼馬超軍團的還是"虎豹騎"。有人說,在建安二十三年,曹洪、曹休在下辯擊破張飛和吳蘭時,也是率"虎豹騎"出擊的,雖然曹休統率"虎豹騎",但史料中的記載看不出這一仗中曹休以"虎豹騎"進攻,但我推測可能性很大。

從"虎豹騎"的戰績我們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