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高開道的老巢,還讓付麟給掏了,付麟占領了他的北平和漁陽兩郡。
他現在隻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是回軍跟付麟決戰,爭取擊敗付麟,到時候不但能夠奪回失去的城池,弄好了還可能把付麟的幽州給奪過來呢。
另外一條路,就是避免跟付麟衝突,弄不好還會丟了自己的性命,高開道或者找個地方隱居,或者去投奔其他諸侯,甚至也可以跟張金樹一樣,去投奔突厥等外族,反正在大隋這個年代,還沒有什麼民族感的存在。
高開道最終還是選擇在拚搏一把,畢竟這麼大個基業,讓他說不要就不要,還是覺得可惜。不管怎麼說,高開道還有幾萬大軍,在漁陽和北平還有一定的根基。
也許高開道沒有付麟的見識,也許他沒有見過付麟治理地方的能力,甚至還可以直白點說,他沒有見過付麟收買民心的能力。
高開道一會兒想到,戰勝付麟之後,要怎麼處理付麟,一會兒又想到,萬一不是付麟的對手,自己要怎麼逃命,之後再怎麼東山再起,怎麼去報複付麟。
高開道就在這種渾渾噩噩,胡思亂想之中,跟著大軍一路北上。
涿郡北部,有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別看這裏山城不大,卻是從涿郡北上南下的畢竟之地。
這個小縣城名叫良縣,在良縣以東十裏處有一座山,名叫良山。
良山的山頭雖然不大,卻是十分險峻,要想從良縣北上漁陽城,除了走良縣之外,就隻能走良山。
這個良山,絕對不是水滸傳之中的梁山,此良山非彼梁山。
那個梁山在山東境內,關於梁山和水滸的問題,我們就不多說了。
且說高開道,他帶著僅存的四萬人馬,從涿郡快速北上,這一天就來到了良縣之外。
這個時候,高開道就需要麵臨選擇,他是悄悄的從險峻的良山走,還是打過良縣。
而部將謝棱也是來到了高開道的身邊,道:“主公,我們走那條路?”
高開道想也沒想就道:“雖然,良縣的守軍不多,但是,我們要是從那裏打過去,一定會驚動付麟的,我們還是從來時的良山在回去。”
沒錯,高開道當初跟羅成合作,羅成去攻打楊林的大陣,與此同時,高開道就率領大軍,從良山進入到了幽州,偷襲涿郡去了。
不過,等高開道作出決定之後,謝棱並沒有下去傳令,而是欲言又止的說道:“主公,我覺得我們還是從良縣打過去吧!”
“什麼?這都是什麼時候,還在惦記幽州!”高開道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就在謝棱剛要說出自己想法的時候,高開道一擺手,不耐煩道:“不必多說,我意已決,傳令大軍,火速通過良山,直接趕奔北平!”
不聽良言勸,必將吃大虧,不管謝棱的建議,對也不對,作為主公,都要認真的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