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刊
社區
這期“視界 天下”欄目《世界盡頭 我們後會無期》做得很不錯。這是數碼攝影雜誌一個信息和視角比較新穎的欄目,這方麵與微信等自媒體相比並非雜誌的強項,做好很不容易,如果能加上網址,信息量會進一步拓展。
“品鑒”選擇的張克純作品《北流活活》最近很紅,是見媒體率很高的一組作品,值得大篇幅刊登。除了作者訪談外,最好也能讓讀者看到他人觀感,以及專業的學術批評。
“拍攝 中國符號”欄目《晉商傳奇》的作者是攝影家李偉光,通過《數碼攝影》參加“奧賽”,獲得過連續兩屆的“奧賽”金獎,也是與雜誌很有緣的一位作者,此次刊登的新作再次融入了他的個人符號,他旺盛的創作力值得欽佩。
《思緒之外,牆壁之上》——很有意思的創意作品。以這類方法創作的知名攝影師有好幾位,包括雜誌介紹過的中國藝術家劉勃麟,以及數位國外攝影師,有同有異,如果做個專題來一起介紹會非常有意思。與政治隱喻等觀念題材相比較,我更喜歡本文介紹的這組作品,裝飾性強,更純粹。
《一步踏入深藍》——水下攝影更容易引發讀者的好奇和關注,組稿介紹不妨再全麵一些,包括器材和注意事項。水下攝影因受各種外因限製,一些國外攝影師的作品往往更出彩。
《光的藝術》——淺析影棚人像的基本照明設置,刊登這樣的入門文章編選角度不錯,但仍需配經典作品,讓讀者明確好作品的標準。
“器材評測”是數碼雜誌的一個亮點,本期P112-123編譯的大篇幅文章,定性的數據遠比誇誇其談更具說服力和專業性。當然每隔幾期來一個大篇幅的同類機型橫向對比大測試更有價值更吸引眼球。但器材欄目版式仍有改進空間,如P128底色太深,畫麵雜亂,版式設計應充分考慮“宜讀”的重要性。
“鋒拍客”版塊介紹的手機攝影,本人不感興趣,但是作為雜誌不應缺少這塊內容,這是未來的一個方向,而且這期作品效果看上去還很不錯。
作為“數碼攝影”雜誌,顧名思義,後期應該是重要的一塊內容,如能引進一些國際化的內容就更高大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