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建構主義理論看多媒體教學的利與弊(2 / 2)

(4)主動意義建構。麵對新信息、新概念、新現象或新問題,學習者必須充分激活頭腦中的先前知識經驗,通過高層次思維活動,即需要付出高度心理努力的有目的、有意識、連貫性地對知識進行分析、綜合、應用、反思和評價的認識活動。信息技術能夠將有限的教室時空與幾乎無限的網上時空相結合,呈現多種多樣的學習經驗供學習者進行知識建構,並且能夠給予學生更多選擇的權利、更大的探索空間,既發展了學生的個性又發展他們的集體智慧。而符合不同學習者學習風格的學習資源的呈現會大大增加學習者學習興趣,從而激發學習者建構知識的主動性。

2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不足與缺陷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普及多媒體教學更加受到重視同時人們在教學實踐中越來越清楚地看到現代化教學手段具有不可忽視的局限性和不足,集中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麵:

(1)多媒體教學信息量過大,不利於學生消化吸收,多媒體課件展示文字信息快速方便,如果播放速度太快就會使學生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從而記憶不深,難抓重點,甚至使學生被動聽課或跟不上課,久而久之學生難以消化教學內容必然對學習失去興趣。

(2)由於多媒體課件的內容和編排順序,教師特色難以充分體現,如果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不能根據教學對象和課堂氣氛的變化來隨時調節教學內容和節奏,那麼教師必然陷入被動,不能隨機應變,主觀能動性難以發揮,如此授課無法充分體現教師的知識水平和授課藝術,也會泯滅教師的個性優勢和特色,必然收到適得其反的教學效果。

(3)教師與學生互動減少,弱化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課堂氣氛的調節主要依托師生互動和感情交流,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學生的目光很少集中在教師身上,而主要聚焦投影屏幕上,注意不到教師的表情和體態語言, 使師生之間課堂情感互動減弱,教師無法隨時調控課堂氣氛,更難通過互動激發學生的思維火花。

3結束語

現代多媒體技術推動了教育的現代化,促進了高校教學改革,強調了教師的主導性作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它作為常規教學的手段,不可能取代傳統的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作為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它應有一個不斷改進和完善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合理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達到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的目的,科學地把握好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不斷完善,揚長避短,隻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先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韓國春.基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網絡寫作教學[J].中國電化教育,2007.

[2] 李俠.基於建構主義理論設計大學英語網絡課件[J].中國電化教育,2004.